中国工业软件“失去的三十年”,错失的机会如何追回?

工业软件有多厉害?举个例子,如果没有工业软件,再好的晶片设计也只能是一堆沙子!

工业软件,是中国制造业最大的短板。当智能制造和工业4.0的目标越来越聚焦,在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工厂和数字运营服务的时候,数字建模和仿真再次成为了一切数字化工业背后最为闪耀的明星。

最为重要的研发设计领域的两个软件工具,一个叫做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另外一个叫做CAE(计算机辅助工程),他们成了中国信息化最熟悉,但是现在看上去却是最为瘸腿的领域。我国在数字建模和仿真领域的建树,跟国外的工业软件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其实我国的工业软件发展并不晚,那为什么现在和国外同行有这么大的差距呢?都是因为中间“失落的30年”,要了解这段历史,还得从头说起。

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中国人对于工业软件认识几乎是0,伴随着昂贵的IBM大型机,VAX小型机,阿波罗工作站的引入,上面附带某些CG和CAD的软件,这是我国最初对工业软件的接触,最早能够引进这些昂贵的硬件的,都是有实力的研究所或者是高校,也就由此开始了模仿和开发工业软件的历史。

早期开发的软件大多数都是二维的CAD绘图软件,那时候能开发三维的造型软件的单位,比大熊猫的数量还要少。不过,这段日子还过得不错,从1986~2005年期间,对于国产的自主的工业软件一直是有扶持的,对于技术难度不算太高的二维CAD的扶持还是取得一些成效的。

当时主要有:高华CAD,CAXA电子图版,开目CAD,浙大大天CAD,山大华天等一批软件产品。即使在开发难度比较大的三维CAD领域,也出现了像北航的熊猫CAD系统。国产的CAX软件公司也颇有斩获,一个二维的CAD软件小阳春的局面呼之欲出,而在CAD领域也出现了一个百花齐放的大好的开局。

80年代后期,以北航和清华为代表的一批高校和科研人员开始做相关的软件开发。随着CAD和CAE软件在制造业的推广普及,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等一批高校和中科院航空航天的一批院所,先后开展了CAD和CAE的软件自主研发,取得一些研究成果,包括中科院的飞箭,郑州机械所的紫瑞,大连理工的JIFEX等等商业化和大企业的自由的软件,一时间,我国的工业软件发展一片大好。

通过企业应用拉动信息化建设,推动了制造业信息化的普及,也培养了一批人才,但是由于后期对软件企业的投入不足,慢慢从和国外软件竞争中,败下阵来。

有本书叫做《自主CAE涅槃》,这本书里面提到,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国的CAE发展也是自成一派的。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随着CIMS如火如荼的发展,带来的并不是自主工业软件的崛起,而是国外工业软件的长驱直入。而随后的两化融合的大举投入,国外的工业软件更加的兴旺发达。

这个时候正是三维的CAD开始爆发,CAE开始更加发力的时候,中国自助软件就是步步后退,在高端的CAD领域,PTC和UG已经确立了垄断的位置。中低端被Solidworks,Autodesk和SolidEdge等软件牢牢把住,中国的CAD和CAE都溃不成军。

以CAE为例,当年一款飞箭的软件以它独到的有限元的仿真语言独树一帜,但是在多年寻求商业化而无果的境遇下,它目前已经更名为“元计算”,虽然还在挣扎,却非常尴尬,空有好技术却被搁于冷藏。而在最近几年,当工业4.0变成了德国的国家名片,智能制造到了举国热潮的阶段,人们重新认识到了工业软件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中国曾经有过起步发展的CAD和CAD的软件,却早已陷入了失去的30年。

下面让我们来算一笔CAE研发投入的小账,随着整个设计研发数字化技术主流的发展,转向三维的CAD和CAD的一体化,由于我们对此重视不足,又习惯使用国外的工业软件,自己开发当然比不上购买别人的容易,估计在2001年到2015年这十多年当中,对于三维的CAD和CAE等等核心工业软件研发投入强度不足2亿元人民币。

再来看看国外的软件厂商的投入,比如说全球最大的CAE仿真软件公司Ansys,在2016年在研发的投入强度是3.5亿美元,大约是20亿人民币,一个公司的投入多,远远超”过我国的投入。国外一个仿CAE真软件公司一年的研发投入,是我们15年中CAD,CAE软件研发方面投入总和的10倍。

但是中国核心自主的工业软件从来没有得到过重视,也没有企业来投资,因为一直有国外的软件在用着,习惯了就好,一过就是好多年,中兴事件意外的捅开一个窟窿,芯片的重要性,软件的重要性,终于成为光鲜的外表下面的黑窟窿。这个时候我们才发现,自主CAD和CAE的软件,对我国进行产业大升级是如此的重要。

总结:

一觉醒来,已是落后几十年,不过庆幸的是,我国的工业软件还留下了很多火种,比如中望CAD+、浩辰CAD、纬衡CAD等众多国产CAD产品都在市场中苦苦支撑,但是工业设计软件是一个投入周期长,收益慢的行业,只要有资本的助力,相信会很快发展起来。

现在的工业制造越来越精细,越来越智能,离开工业软件的支撑,工业升级就是一句空话,我们不仅要用硬件,更要有设计硬件的软件,这样才能挺直腰杆,不受制于人。西瓜视频优质创作人科技袁人袁岚峰老师,就是一位对中国工业设计非常了解的科技人,他在西瓜视频发表了大量的视频,为我们讲述我国科技行业的难点和痛点。

比如:在工业软件领域,中国为何错失良机,给了国外垄断的机会?

飞出地球需要多快,为什么我们目前只能实现三大宇宙速度?

世界工厂”要转移?谁能接盘不是关键,我们在做更重要的事

在西瓜视频搜索:科技袁人袁岚峰,就能进入袁老师的西瓜视频个人主页,袁老师在科技方面的渊博学识,独特的肢体语言,风趣的解说方式都非常吸引人。

涨知识,到西瓜视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7月1日
下一篇 2020年7月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