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中国油气行业正迎来新的发展趋势,向高端化、国际化迈进。
在中海油服旗下,有这样一家研究院,历经十余年积淀,形成了多项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并成功从国外技术的“引进者”华丽进阶,成长为面向全球市场的技术“输出者”,这就是中海油服油田化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油化研究院”)。
01
突破油气开发关键技术
伴随着全球新发现油气藏向深层演进,勘探开发难度正不断增大。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油化研究院不懈攻关,取得了一批国际一流水平的技术成果。
例如,在钻井液技术方面,向地下深层钻探,温度和压力都将陡然升高,油化研究院自主研发形成的HTODRILL高温高密度非水基钻井液体系、HTFLOW高温水基钻开液体系,就能以优异性能应对高温高压难题。两项技术体系分别在南海西部、印尼、新疆,以及渤海、中国南海等区域推广应用,大幅提高了作业时效。
在深水进行油气开发,钻井液还面临着低温/高压、大温差考验,以及复杂的海况条件。为此,油化研究院攻坚克难,成功形成了FLAT PRO深水恒流变合成基钻井液体系。它具有良好的低温稳定性,能保持大温差下流变性稳定,在南海深水、超深水井及深水大位移开发井成功应用。
为解决钻井过程中泥浆漏失这一世界级难题,油化研究院研发出高效能防漏堵漏材料PF-STRH,并站上了该技术领域的最高点。由于性能优异,国际知名石油公司Petrofac在对比其它名牌产品之后,最终确定选用该材料。
不仅在钻井液领域,油化研究院还在高温高压固井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形成高温高压水泥浆体系和前置液体系及相关配套技术,为中国海上首个自营气田解决了高温高压固井及井口带压难题。
基于以上技术突破,在莺歌海高温高压勘探井项目中,对作业标准和供应商要求十分严格的壳牌,第一口井就选择了中海油服,彰显出公司国际一流水平的实力。
针对深水固井环境,油化研究院形成了深水低水化热水泥浆体系PC-LoHEAT,可根据不同水合物地层温压条件实现水化热可调,做到“双峰”放热,有效降低固井过程释放地层中水合物的风险。
此外,围绕当下石油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趋势,油化研究院也积极展开布局,成功开发的钻完井液工程软件(VirtualMud Hydraulics),能帮助作业者及时发现和处理井下复杂情况;深水固井温度场计算软件(CemTEMP),可为现场固井循环温度的预测提供支持。
目前,油化研究院已具备完整的钻井液和固井技术体系。以先进技术成果为根基,油化研究院厚积薄发,正在由“从无到有”向“从有到优”转变,开始在世界石油舞台上大展作为。
02
顶尖技术亮剑海外高端市场
国际论坛邀约宣讲
剑指海外高端市场,油化研究院依托其技术优势,踏浪出海。
如今,在海外很多油气开发项目以及重要国际论坛上,都能看到油化研究院的身影。
其中很值得一提的,就包括在马来西亚取得的项目成果。马来西亚海域S区块,油气储量丰富,但井口带压问题严重,工程挑战极大。油化研究院创新水泥浆体系配合优化的固井工艺方案,成功攻克难题,助推中海油服进一步拓展马来西亚市场。
基于此,相关论文《A breakthrough approach to solve shallow gas hazards in corrosive carbon dioxide wells》被国际石油技术会议(IPTC)收录发表,并在2021年3月举办的第13届IPTC会议上宣讲。
另一项非常值得关注的,还有为泰国国家石油公司所做的方案。面对其严苛的技术标准,以及相关区块复杂的作业环境,油化研究院量身研制了低比重防气窜水泥浆体系,创新启用自主研发的液体添加系统(LAS),拿出了一套完备的“油服方案”,一举破除该区块井口带压“魔咒”。
2021年6月,在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SPE)主办的亚洲钻井年会上,关于该作业案例的2篇技术论文《Breakthrough Cementing technology for Enhanced Well Integrity in Myanmar Offshore Shallow Gas Well 》和《A Spectacular Cementing Record in Myanmar Offshore Deepwater Well》,从千余份投稿中脱颖而出,进行全球直播宣讲,向全世界大型石油公司展示技术实力。
基于上述一系列成果,油化研究院在国际顶尖学术会议上,也赢得了更大的影响力。今年3月,油化研究院固井专家受邀加入了IPTC的审稿组委会,8月份又受邀担任了IPTC的co-chair联席主席。来自中国石油领域的技术专家,正在为引领行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
越来越高的国际化程度,成为油化研究院向世界石油行业递出的“名片”。
03
跻身引领者行列
从突破核心技术、扩大海外市场,到建立学术影响,近年来,油化研究院可谓收获颇丰。
然而,其国际化成果还不只如此,更体现在国际标准的制定方面,助推中海油服实现了从标准的“跟随者”到“制定者”转变。
今年5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67技术委员会第3分委会(ISO/TC67/SC3)召开年度工作会,中海油服作为评审专家出席。会议通过决议,由中海油服主持修订石油天然气工业钻井液实验室测试方法标准修订。
这是继2019年中海油服成为评审专家参加该年会及标准制修订工作以来,首次主持ISO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中海油服提出对石油天然气工业钻井液实验室测试方法标准修订,以及API 13 I标准的修订和勘误提议,得到了分委会评审专家的充分支持,该项修订标准完成后将作为API RP 13 I标准的补充文件。
中国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不仅能树立海外形象,抢占发展制高点,还将有机会参与行业规则的构建。
中海油服获批主持修订国际标准,既彰显了公司的国际公信力,也展现了其油田化学达到的技术水平,进一步拓展了国际影响力。
在广阔的世界舞台上,未来,油化研究院将为推动中国油气行业“走出去”继续贡献力量。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