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招工软件1亿安装评分2.4 农民工找工作需先充值

原标题:农民工线上找活调查:不会用智能手机、招工信息更新不及时、交费打水漂……

前来寻找零工机会的人员年龄普遍在50岁左右,极依赖这种“原生态”的方式,以时间换机会。对他们来说,如欲转型从线上找工作,则要面对不会用智能手机、招工APP信息更新不及时、交费打水漂等“拦路虎”。

线上揽活困境

5月25日早上,在二环西路和经六路路口,一些待工者百无聊赖地摆弄手机、播放音乐。李峰的老年机显得很另类,他已年过60岁,对他来说,手机只意味着接打电话。24日他找到了摞方木的零活,但25日就不是很顺利,直到8:30他还没找到活。李峰压根没想过通过手机软件找活,“不会使啊。”

54岁的张利被现场的工友调侃说看起来年轻,不像50多岁的人。但年轻的他,从没下载过招工软件找工作。“我不用这繁琐的。”他说。

胡松在旁边附和,“年龄大了,就不想学着下了。”

在孔祥文看来,招工者招满人,就该马上把招工信息撤掉,以免后面的人浪费积分钱。

更无奈的是,有时花了钱查看到招工者的电话,却打不通。孔祥文和一旁的马刚都有类似经历。发现找工作无效后,孔祥文就把软件卸载了。

周元也有同样的质疑。他曾让工友帮忙下载了鱼泡 ,看到收费,就卸载了,“应该让我们多试试再收费,这还没经验呢,就先要钱后找活儿。”

吕唐也是如此,“一看要充钱,直接删了。”他宁肯从微信群找活,看到电话就直接联系。

华为应用市场显示,鱼泡 有1亿次安装,评分2.4分。

专家观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 帮农民工线上揽活

吉工家在华为应用市场有7324万次安装,评分2.7分。

孙晶进一步说,政府部门应做好宣传,告诉工友,不要轻易预交费用以及哪些平台不需要预交费,还可以实行红黑名单制度,对信息更新不及时、虚假信息等做出警告、公示,直至处罚。

孙晶说,政府有进行基础教育和普及扩散知识的职责,除了“亲力亲为”,还可尝试充分利用 会力量、市场力量,拿出少量促进就业资金,制定特定内容宣传打赏规则,在微信、快手等平台组织评比、竞赛,撬动自带流量的自媒体,对农民工群体进行辅导、培训。

山东省农民工维权工作站公益律师、山东舜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永飞提醒,农民工群体线上找工作时应注意提高辨别能力,防范诈骗。职能部门对平台加强监管的同时,平台应当对发布招工信息者进行基本信息的核实,比如注册时提供工商登记信息,或者工头提供身份信息。

孙晶也提到,职能部门应注意对农民工线上招工平台的监管,对不正当竞争行为依法依规处罚,公开披露监管、处罚信息,促进市场优胜劣汰。同时,平台应按照法律法规和规范的格式合同,制定、公开在线交易、监管、争议解决流程,利用预设智能程序及时、规范地解决争议,仍有异议的可由平台系统自动组织用户 络评审,使最终需要客服人工协调或判别的,以及接入监管平台的比例,降到极低水平。

孙晶认为,规避虚假信息和信息更新不及时,处理争议和纠纷的能力,是体现平台服务、监管能力,并与同行展开良性竞争的重要举措。

“信息技术有巨大的溢出价值,利用互联 信息技术本身是非常有前途的就业促进方式。促进就业,是特别需要政府正确发挥作用的领域,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需要政府努力普及教育,扩散知识,消除市场信息不对称性,有效规制不正当竞争,从而维护市场的良性竞争秩序,促进优胜劣汰。”孙晶说。

(文中李峰、魏强、张利、胡松、孙勇、马刚、周元、吕唐为化名)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4月15日
下一篇 2022年4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