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酸历史:你已经out了,埃及艳后才是史上刷酸第一人

金碧辉煌的皇宫中,一名被莎士比亚称作旷世性感妖妇的绝世佳人正在驴奶中沐浴。

她捧起驴奶,轻轻浇在自己的皮肤上,滴落在水面,激起了一圈圈历史的涟漪。

埃及艳后,史上刷酸第一人。

埃及艳后

相传,埃及艳后每天都得用驴奶沐浴——这是一个需要至少700头驴才能满足的习惯。但她这么做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奶里含有的阿尔法羟基酸是皮肤去角质霜的重要成分之一,驴奶沐浴后皮肤的光滑程度大大增加,让埃及人认为这么做能有效地防止皮肤老化。

刷酸是常见的进阶护肤美容手段,今天就跟大家来聊聊刷酸。

刷酸主要起到两点作用,第一点是剥脱角质,疏松毛孔;第二,刺激性,可以简单理解为刷的酸深入皮肤刺激相应组织,做出反应,如加快分解黑色素,刺激生成胶原蛋白等等。

刷酸第一纪元

1903年皮肤科医生Mackee用苯酚来治疗瘢痕,从此拉开了化学剥脱的新时代,其实也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苯酚结构式

德国皮肤科医生Unna早在1882就已经开始苯酚了,这位Unna医生,我愿称之为刷酸的始祖。

刷苯酚有效吗?这是当然的。

苯酚的主要特点就是一个字,猛。因为刷苯酚这个酸是需要麻醉的,而这意味着高风险,苯酚系统吸收后可能导致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像致死性心率失常,肝毒性、肾毒性和呼吸衰竭。并且由于苯酚有永久色素减退风险,那时候的苯酚是不能给深色皮肤的人使用的。

说实话,苯酚剥脱的效果不错,但其缺点也明显,不仅需要麻醉师,而且还需要住院,并发症的风险也大。

但在那个年代,有就不错了,我们也就不挑了。

刷酸第二纪元

在法国历史上,很多名媛贵妇都喜欢用红酒沐浴护肤,非常洋气,也非常浪费。

1974年,医生们发现了一种天然无毒的酸,果酸,而红酒中也含有果酸,不得不说,发现果酸的医生拯救了不少人啊。果酸中用得最广的是分子量最小的甘醇酸。

它不仅有强效的化学剥脱性质,而且因为分子量小,还能够渗透到真皮层,在浓度合适的情况下,刷甘醇酸还能拥有美白,增加肌肤弹性,保持补水抗衰老等功效。当然也意味着甘醇酸有不小的刺激性,不适合敏感性皮肤使用。

这个时候同属于果酸的乳酸就登场了,乳酸是果酸中分子量最大的酸之一,渗透更慢,刺激更小,部分敏感皮肤患者也能使用。

1882年,最早用苯酚进行化学剥脱Unna医生,在同一时间,其实还提出一种酸——水杨酸。虽然水杨酸发现得早,但是正儿八经的大面积使用还是在1990年后了。

1997年的时候,一个叫克里格曼的医生,维A酸乳膏的发明者,他在美国皮肤外科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到说以30%浓度的水杨酸作为化学换肤药剂可以达到和70%的果酸相同的效果。

相比果酸,水杨酸有两个专属技能,第一,水杨酸具有更好的脂溶性,这意味着水杨酸能够更好地深入皮脂腺和毛囊,更高效地发挥作用。

第二,水杨酸拥有优秀的抗炎作用,常见的消炎药阿司匹林跟水杨酸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

总的来说,水杨酸的效果已经不错了。这就是刷酸第二纪元的特点:更安全、更便捷、更简单。

刷酸第三纪元

讲道理,现在其实还是第二纪元的天下,但第三纪元的大门也逐渐打开了。

1970年罗马皮肤病研究所 道了一种了叫壬二酸的成分。

壬二酸

在很多皮肤病的治疗指南上也有它的身影,而且壬二酸的主流用法就是居家使用,这让它成了第三纪元的先驱者,但是现在还没有普遍应用。

因为壬二酸溶解性差、熔点高,所以哪怕壬二酸的效果好,但是却很难把它和其他原料一起做成一款成品。

你现在 上一搜,有很多教你刷酸的博主,其中不乏20%以上的酸,这里面的风险也很大。

但是大家都觉得方便,去医院太麻烦,这也是大家为了冒着风险也只想在家里自己搞的原因。

复合酸也是目前主流的趋势,比如水溶性的果酸和脂溶性的水杨酸复合,内外都有良好的护肤效果,同时因为复合的原因,浓度降低了,安全性反而有所提升。

再比如,你可以在果酸和水杨酸的基础上加上壬二酸等等。

在我们看来,刷酸第三纪元的目标,就是从医疗机构向家庭转变,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转变,从单一酸向复合酸转变。

每种酸都有优缺点,都需要根据皮肤的特点来挑选酸,所以目前来说,大家如果想刷酸还是要去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哦~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8月6日
下一篇 2021年8月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