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米科技:互联 浪潮的时代缩影,热血创业者的跌宕浮沉

有米科技,从“无资金、无渠道、无经验”的三无产品到“三板上市、业务暴涨、海外拓展”的互联 创业企业小黑马,有米科技得以备好柴米。然而,在拼命的追赶盛大的狂欢之后是市场和股价的双重降温。经过创业寒冬残酷洗礼的有米,未来是能够完成华丽转型,还是苟延残喘静待枯竭?

和大多数夺人眼球的商业趣闻不一样,有米科技这个故事里,没有机关算尽的产品造假和眼花缭乱的财务技俩,更没有坑蒙拐骗的黑心老板,这是一个漂浮在互联 大浪潮里的企业历程,是一个热血创业者的跌宕人生。创业时代丰富了它的生命,同时它也是互联 创业大环境下的缩影,被深深刻上了时代烙印。

2014年开始,针对创业的鼓励性政策层出不穷,许多年轻人满怀激情投身创业浪潮,向着梦想前进。但我们除了有热血,有激情,还要认清一个绝不可忽略的事实,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以买方市场和信息化为象征标准的双重时代。在互联 高速发展时代,可复制化越来越快,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互联 的大背景下市场竞争也愈加残酷。在那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当下,不止“九死一生”,也不仅是“百里挑一”,千万创业者被淹没。

站在2019年的现在对过往复盘,无论是2010年移动互联 初露锋芒还是2015年的盛大狂欢,从习以为常的补贴、漫天喧嚣的烧钱,再到2016年末席卷而来的行业寒冬,创业者一片肃杀,有米科技经历了移动营销行业风起云涌的每一个瞬间。有米科技在新三板的股价就是见证者和记录者:

有米科技于2015年11月在新三板挂牌上市,一度股价翻了一番,在经历了短暂的高位之后,2016年,股价和利润一起,猝不及防上演了双人跳水,自此之后,股价一蹶不振,跌入了永无止境的黑夜,有米的股票成了无人问津的冷宫。

但与其他在互联 浪潮中销声匿迹的企业不一样的是,有米科技还在继续努力将这个励志的创业故事说圆。一切,还要从校园说起。

踩在移动互联 风口的大学生

对一部分人而言,创业最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尽管道阻且长。有米科技的创始人兼CEO陈第就是这样。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的陈第,微博始终挂着这样一条简介:“与有激情、有梦想、有实力的同仁共同拼搏,三生有幸!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有米人成为影响中国移动互联 的人!”无论是九年前那个踩在互联 风口怀揣梦想的少年,还是如今历经风波的有米一把手,热血永存,少年不老。

2010年,智能手机爆发前夕,当中国的移动互联 还在良夜中沉睡,Google以7.5亿美元收购移动广告平台Admob,震醒了一位大学生技术极客陈第。2010年,他迅速踩上移动广告这个风口,带领一票小伙伴在宿舍做出了国内首家移动广告平台——有米广告,被誉为中国版的“Admob”!

当时,已组建有一年多的优蜜实验室的成员们正在思考未来。这个以研发手机应用为主的工作室是陈第在一年多前,拉上同班好友李展铿一起向华南理工大学申请创建的,那时他们正读大三。凭借各自对编程的兴趣特长,工作室在随后多个大学生编程比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并推出了当时在市场上受到好评的Java手机游戏《蓝牙斗地主》。但是不久后,团队就遇到了一个大难题,这也是当时作为中国早期的手机应用开发者普遍面临的问题——拥有受到用户欢迎的产品,却无用户愿意付费,开发者挣取收入艰难。最差的时候,约十来人的优蜜实验室,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到300元。因此,团队的一部分人开始接软件外包项目挣钱,补贴工作室的运转开销。

一次偶然的浏览资料,李展铿看到了互联 女皇Mary Meeker发布的趋势 告,里面提到了美国移动广告平台AdMob被Google以7.5亿美金收购的事件。李展铿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启发,便把 告分享给了陈第。创业火花就此被点燃。

陈第在第一时间和团队讲述了这个想法:开发一个移动广告平台,广告主是一端,App开发者是另一端。通过吸引广告主在开发者的App上投放广告,来帮助开发者获得收益,而商机就蕴藏在这新型的商业模式之中。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讨论碰撞,团队最终探讨出一个可行的研发方案。理工科出生的陈第为这个平台取了一个富有广东气息的名字——有米,寓意着让开发者有饭吃。这也宣告着中国首家独立移动广告平台——有米科技(当时还叫“有米广告”),横空出世了。

平台的上线,只是漫漫创业征途的开始。那时候,市场对于这一新兴的事物并没有太多认知,因此,有米面临着既没有广告主投放广告、又没有App媒介给予流量的两难局面。负责拓展开发者的同事,不断地泡应用开发论坛,加入一个个QQ群,给每个可能的开发者介绍有米。负责招商广告主的同事,往在电视上投放广告的品牌打电话,到创意园里找有推广意向的企业聊合作。但稚嫩的他们发现,就连第一关——前台都绕不过去。

6月的广州,夜晚依旧让人感到闷热,业务迟迟没有起色使负责运营管理的李展铿很是焦虑,他经常挂着客服QQ保持着深夜在线。近凌晨1点,叮咚一声,QQ企鹅图标忽然闪烁起来,竟然有人来咨询。

对方是淘宝 无线业务推广的负责人,想找有米客服咨询一些广告推广方面的问题。当时,市面已开始出现一些同类的竞品平台。而有米客服的在线让他感到很惊奇,都这么晚了,别家平台的客服早已“黑脸”下线,有米客服却秒回。就是通过这一次的深夜聊天,有米成功与淘宝连上了线。那年,淘宝需要大力推广2010年的“双十一”活动。这才是“双十一”的第二年,知名度还很有限,淘宝计划采购大量的移动端流量来帮助推广。经过几回合的沟通了解,淘宝确定选择有米作为推广供应商。这无疑是向处于困境中的有米伸出了橄榄枝。淘宝的广告预算甚至愿意给到每周最高十万元人民币。

然而每周十万元的广告预算,自然有更高的合作要求与评估标准。在刚开始的一个月,有米团队的确难以完成。但李展铿耐心与淘宝商务对接人沟通,不断分享他对项目优化的建议,给到客户不一样的理念与洞察。在另一端,媒介同事也在加班加点地拓展流量,甚至就差没有晚上住在办公室里。园区的保安巡逻路过,还误以为这里开了一间黑 吧。持续的努力,让客户感受到了有米的专业与热忱,淘宝愿意继续与有米保持合作,投放情况开始好转。

在一次又一次的锻炼中进步,团队逐渐达到了淘宝制定的KPI,最终在双十一期间圆满完成了推广任务。经历这次合作,有米首次获得了大客户的认可,成功打造出了标杆案例。

2010年11月对有米科技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时间,淘宝双十一的首个公司大单的完成迈出了漫漫创业征途的第一大步。

有梦可追,有米可炊

成功收获了业务的第一桶金之后,2011年至2012年,有米科技抓住机遇快速成长,推出了一种利用积分奖励方法的广告产品“积分墙广告”,这是一种全新的移动广告形式。它让App嵌入应用推荐墙,当用户下载并使用推荐的应用后,就会得到积分奖励,而积分可以用于免费兑换App内的虚拟道具。这种广告形式为开发者提供新的盈利方式,此外,借着苹果手机用户数量开始飞涨的东风,全年实现了两千多万的营业收入,但资金问题始终让陈第和李展铿很头疼,由于业务的快速增长,媒介端的结算支出额骤然增大,然而销售端的广告主往往存在着2-4个月的付款账期,使得公司现金流压力很大。

因此在2013年初,渴望得到资本支持的有米启动了新的融资计划,管理团队开始四处会面投资人。机缘巧合下,他们认识了深圳同创伟业的投资经理黄冲,李展铿被邀请参加了同创伟业公司的早餐会。没想到双方接触时间虽短,但对移动互联 行业的理解都所见略同。同创伟业的投资团队认可未来有米的发展潜力,为后续的融资洽谈做了好的铺垫。融资的实际过程却是曲折的,新资本方与创始团队的平衡,老资本方与新资本方的平衡,都需要一个个地谈。但各方都很明确,一切都比不上能让独角兽纵情畅快地奔跑。

2013年8月15日,有米在广州大学城隆重召开了融资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宣布获得B轮3200万元融资,由深圳同创伟业领投、北京华扬联众和广州润都资本跟投。这笔资金的适时来到,帮助有米缓解了眼前的现金流危机。

在2013年第三季度,由于广告主对于App Store冲榜需求的暴增,iOS积分墙的价值被真正挖掘,直接带动了iOS积分墙业务的爆发。近一年的市场等待时间,最终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又一次的市场机遇,被有米紧紧抓住。积分墙成为当时有米的核心业务,并让有米清晰了以服务游戏、电商、工具类App的效果广告主推广需求的道路。

随着国内移动互联 市场竞争的加剧,2014年,一些有先见之明的公司开始转身海外,引发一波中国互联 企业出海的新趋势。

有米自然看见了这个变化。业务同事主动找到了陈第和李展铿,他们分析了当时的行情,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中国企业未来必定会走向全球,那他们在国际上的推广需求,有米是否也可以完成?

全球知名广告公司日本电通集团在海外市场的优异表现让他们看到了成功的样例,而猎豹移动App在当时取得的亮眼海外推广成绩更使他们坚定了想法。公司管理团队开始动身前往美国、以色列、日本、东南亚地区考察移动互联 广告市场。时间就是竞争力,经过一番海外考察之后,有米决定马上投入海外市场。2013年,8月20日,准备齐注册材料的李展铿在南京处理完工作后直接飞到了香港,在汇丰银行总部呆了一个下午,完成了有米香港公司的注册。有米的海外业务可以经营了。

挂牌新三板,“一横多纵”战略驰骋沙场

根据董事长陈第的“致投资者的信”,15年有米科技是“投入和布局之年、 二次创业之年”。有米的策略是希望在“星星多,月亮少”的竞争激烈、市场分散的格局下,持续扩大规模优势,抢占更大市场份额。

移动互联 行业竞争激烈,关于公司的规划及未来的定位,CEO陈第描绘了“一横多纵”的蓝图:有米以全球化的移动广告平台作为“横”线,将业务做广。借助移动广告平台的优势,重点布局游戏、电商、金融、教育、O2O等行业“纵”线,将业务做深,形成产业上下游的聚集,形成有米独有的生态流量 络。

没有创业公司不渴望获得资本肯定的,也没有互联 公司不渴望上市的。经历了4年的高速发展,年营收突破4亿的有米已开始寻找登陆资本市场的方式。对于年轻的有米来说,各类资本市场中,新三板是合适的平台。

2015年11月10日,广州优蜜移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有米)正式登陆新三板挂牌交易,证券代码简称:优蜜移动,股票代码为834156。首日开盘价25元,其后股价呈上涨趋势,当日最高达40.81元。

2015年对于有米来说是疯狂的一年,疯狂布局,疯狂扩展,也在疯狂的烧钱。从业务拓展和节节攀升的股价来看,15年的有米似乎是一匹驰骋的野马,不过这匹野马,似乎是发了烧地在狂奔。

谁让股价降了温?

有米业务上的收获的确很大,但是有米付出的代价也很大,就是15年惨淡的财务数据。

资本市场对财务的反应向来敏锐又剧烈,2015年的年 一出,让很多投资者大跌眼镜,虽然收入增长了80%,但是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竟然大跌91%,直接招致2日内股价大跌11%。这太不合逻辑了,那有米科技到底在干什么?

从财务数据来看,15年有米科技营收增长79.7%达7.36亿,营业利润下降35.7%到2886万,如果扣除转让江苏米游60%股权的2893万,营业利润将亏损7万元。另毛利率下降近5个点到23.4%。

经营活动现金由去年净流入2576万下降为净流出7084万。负债总计上涨197%到1.21亿。应收账款增长232%达1.37亿,预付款增长260%到4736万;应付账款增长160%达6420万,预收款增长190%到1914万。

有米科技的经营策略很激进,近80%的营收增长,可以说是用大幅投入(销售费用增长208%、管理费用增长84%),以及大量的应收款,预付款等堆积出来的(营收账款和预付款的分别增长232%和260%)。相对投入的增长,80%不到的营收增长看来投入产出效率并不高。

从盈利水平来看,毛利率下降4.82个点,有米科技的解释是公司整体业务结构调整导致。其中国内广告业务中,与腾讯的合作业务收入比重增加,而该业务毛利较低;海外广告和 媒业务处于开拓期,新业务毛利相对较低,综合拉低了整体毛利率水平。

经营者认为,近几年移动互联 用户数量和访问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有米科技采用激进方式,拼力扩大移动互联 广告业务规模的策略是完全正确的。有米海外业务和米汇平台仍处于投资期,米汇平台国内有成熟的商业模式,凭借有米科技的财 认定有米失去投资价值还为时过早。

然而,股市却对此不买账,在惨淡的利润数据面前,股价一步一步跌入谷底,然后像一潭毫无波澜的死水。

狂潮退去,有米如何转身?

毫无疑问,2015年和2016年的互联 营销是一片陈尸遍野的红海。利润下滑是行业现状:流量向头部集中。最丰厚的利润被腾讯、百度、今日头条拿走了,中小媒体的流量增长缓慢。在互联 创业狂潮中浮沉的有米没能够打破概率魔咒,将一众竞争者斩于麾下,和大多数湮灭于这场剑拔弩张的战役中的企业不一样,有米还在继续负伤前行,寻求转型。

2016年,“大数据”初露头角,进而家喻户晓。而2016年也是有米从传统互联 广告营销商转型向数据管理的“大数据年”。有米立足移动端流量,通过大数据挖掘、精准投放技术的升级,将流量进行精细化运营,探索出基于流量更深层次的商业模式,精细化游戏、电商、金融、教育、O2O等细分流量,形成移动互联 流量与新型产业、传统产业紧密联系的移动流量生态闭环,在每一个闭环内实现流量价值的最大化。

然而一个成年的公司,需要用一场大考来证明,打造营销云就是有米科技的大考。可以说,营销云项目是有米科技举全公司之力打造的产品,投入研发人员最多、跨部门最广、调整架构最深。

2018年10月18日,有米科技在广州塔举办了首届中国移动广告优化师大会(CMCOC),吸引了近千名的营销从业者参与。会上,CTO蔡锐涛正式发布了有米全新打造的平台级移动营销SaaS产品——有米营销云(简称有米云)。有米营销云平台正式发布。有米云产品的诞生,源自有米管理团队对移动营销市场的战略思考,标志着有米完成了从单纯的运营服务到数据+运营服务的华丽转身。而技术,一直是有米从创业初就未曾改变的基因。

有米的转型成功了吗?似乎还没有。一方面数据和广告市场只会越来越刀锋剑影,2019年有米也似乎不能扭亏为盈,有米终有可能在头部企业占据大部分利润的环境中窒息,在资本市场上,有米也似乎毫无起色,有米的股价跌至1.12元,惨淡的换手率更是让人觉得再难起涟漪。不过,有米还在漫漫转型路上继续坚持着。

有米的发展到衰败,好像温柔又平静,没有骇人听闻的故事,但它是一个典型,是互联 过去十年大多数企业的样子。

有米科技的发展历程仿佛千千万万个被潮流裹挟的创业者,将他们连接起来,似乎能勾勒出互联 营销行业近十年的变迁。如果重回2010年去预测未来十年的互联 世界,恐怕只有一件事情可以肯定,那就是能看到未来和能活到未来的公司,都是少数。

9年的时间对于历经变迁的企业来说只是转眼一瞬,但对于有米科技,则是公司成长之路上的一段重要历程。回过头看有米9年的荣辱兴衰,其不变的一点在于,有米总是踩着行业变化节点发展业务,踩着风口踏入,随着行业疯狂和衰败,又在挫伤之后顺应潮流转型。这或许很适应互联 的风格,移动互联 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于依托移动互联 发展而兴起的移动营销行业,“变化”两字至关重要。但或许也是一件坏事,是为汹涌的浪潮再添一把浪花,却有可能反过来被它吞噬。

现在的有米,仿佛走到了生命周期的夕阳之时,这也是互联 十年没有成为家喻户晓的行业龙头的大多数现存企业的样子。然而,技术不会停下革新的步履,无惧的创业者仍在跨越每一座云海高山。时间成为了所有故事的注脚,而未来充满着时代给予的挑战。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1月15日
下一篇 2020年1月1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