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建拆除了,街道敞亮了,在这里散步舒服多了!”“楼下就能作画练字,我们这条老街也要有文艺范”……近日,成都市新津区五津街道寿阝江 区一“知名”老街通过 区微更新、微治理华丽转身,再次迸发出新的活力。
痛点
“堵乱脏”被诟病多年
五津街道寿阝江 区胜利街之所以“知名”,一是交通拥堵,机动车、电瓶车、自行车四处乱停。 区曾做过统计,违规乱停乱放电瓶车辆每天近60辆,平时群众过路都要尽量绕道走;二是私搭乱建,近20年来,这条老街连片违章搭建超过260余平米、私拉乱接电线70余条,安全隐患巨大;三是街面环境脏,卫生条件差,老人常年聚集在此棋牌娱乐,由于人员嘈杂,环境卫生也没有人维护。多年来,周边群众闹心,街道 区担心。
今年以来,五津街道聚焦群众诉求,坚持把每一件小事做实,把每一件实事做好,在胜利街实施 区微更新,疏通城市“堵”点,打造城市“聚”点,把这条“堵乱脏”的背街小巷打造成为活力小巷、文化小巷、幸福小巷。
破解
多元参与共商治理之路
在治理之初, 区党委便清晰地认识到,项目成败的关键是做好“人”的工作。为此, 区党委将群众工作贯穿始终,从“听、汇、解”三个维度出发,着力打牢群众基础。
一是“听”民意。围绕是否打造、打造成什么样,谁来打造,怎样打造,打造后如何管理, 区党委组织居民骨干、全体商家、业主代表、 区文化能人召开座谈会,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二是“汇”民智。前置 区营造手法,招募专业设计团队实地勘察,组织本土专家、文化人士、商家、居民等筹智筹劳筹物。挖掘党员居民骨干、商家业主代表、德高望重乡贤进入自管委、监委会2支自组织队伍,搭建管理架构。三是“解”民忧。整条街老年棋牌活动聚集,经营者60%以弱势群体为主。如何兼顾各方利益,更大惠及民生,硬件上从设计入手,以动静结合、功能分区的方式将廊厅一分为二,通过花带隔离、照片记忆墙的形式巧妙分离;软件上, 区党委锲而不舍地上门走访、劝解劝导,成功化解打造过程中与经营者的矛盾。
焕新
“麻将街”变身“文艺巷”
12月16日,胜利街老茶馆正式开门迎客,标志着这条老街将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众人眼前。通过把“微公园”“文化长廊”“老茶馆”进行有机组合,原来的“麻将一条街”蝶变成为 区居民的休闲“美空间”、茶余饭后“议事厅”、非遗文化“传承点”、 区公益“投放站”。
民生无小事,事事系民生。今年以来,五津街道聚焦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聚焦群众的急难盼愁,从细微之处做起,从贴近群众生活着手,用每一点小变化、微更新,持续提升居民群众的幸福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 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 料微信关注:ihxdsb, 料QQ:3386405712】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