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易观统计,月活用户在100万以上的农信App有11个,100万以上的App所在的地区2018年GDP也较为靠前。
在银行类金融机构主动拥抱互联 科技的浪潮中,农信 是一支容易被“忽略”的潜力股,银保监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末,我国有银行业金融机构4588家,其中有6家国有大行,23家消费金融,134家城商行,1427家农商行,1616家村镇行,68家信托。
如将全国农信 合并统计,据wind数据统计,2017年农信 资产规模31.06万亿元,甚至超过了“宇宙行”工商银行。贷款规模看13.15万亿元,仅略低于工商银行,超过了其他国有行和股份行。
然而就单体农信 来看,其发展受到区域内经济环境、人口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农信 App百万量级的月活数量,与大行的银行App动辄千万月活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但从几家用户量增长较快的农信App来看,积极开拓应用场景,布局本地业务,通过科技升级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未来依然大有可为。
以唯一一家月活达到300万以上的农信App——浙江农信的丰收互联为例,浙江省联 党委书记、理事长王小龙在2018年曾撰文指出,浙江农信已上线分布式、大数据、云计算的 络金融核心系统。浙江农信还试点推出“浙里贷”等纯线上信贷产品。近期,丰收互联甚至开通了新生儿办证和交停车费等业务,并布局线下自动售货机,丰富了App使用场景。
值得关注的是,在近年互联 巨头大谈金融科技对B端赋能时,一向低调的腾讯选择了与浙江农信合作,2018年9月,腾讯与浙江农信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重点围绕乡村振兴、智慧政务、大数据金融安全等方面,共同探索居民金融生活生态领域的全面业务合作,充分激发金融核心价值,包括场景拓展、客户管理、数字营销、风险防控、资产交易等多环节。同时还将创新科技服务金融手段,致力于互联 移动支付业务、互联 增值业务等多领域的合作共赢。
易观分析则认为,地域是相关机构用户增长的客观限定因素,但也能成为其独特优势:区域性农信 可发挥本地经验和特长,加大优惠力度,布局本地业务,开展实地营销,抓住本地用户,同时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为自身赋能。在政策导向、技术趋势和人口存量三方的因素下,农信类App增长空间可期。
我国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覆盖不全面、金融服务可得性低,一直是政策关注的重点,如何依靠金融科技力量,主动创新,服务区域内的三农经济,或值得更多农村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企业共同思考。
实际上,农村金融机构更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参与者。从银保监会的数据来看,截至今年一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合计9.97万亿元,而农村金融机构为3.92万亿元,占比近40%,位列银行业金融机构中首位,远远超过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
但不可忽略的是,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情况也十分严峻。银保监会一季度数据显示,农村商业银行不良率已高达4.05%,远远超过行业不良率1.80%的平均水平。从当前国内银行业的风险暴露情况来看,农村商业银行也是高发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