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达芬奇机器人操作认证)
抗癌正能量:
我负责治病,你负责信任我
—《滚蛋吧,肿瘤君》
近期内容预告:
1. 除了花钱还有啥?肺癌患者靶向耐药后的出路有几条?
2. 肺癌的治疗已进入基因时代?NO!
3. 化疗呕吐怎么办?
从上个世界90年代开始,腔镜系统进入临床,外科手术进入了一个质的飞跃过程。就胸部手术而言,原本肺癌手术的标准切口是标准的后外侧切口,所谓后外侧,就是从腋窝前经过胸廓侧面绕到肩胛骨和脊柱之间,大概有25厘米长,这还不算,还要去掉一根肋骨。对于前纵隔(就是胸脯骨头后面,心脏和血管前面的部位)的肿瘤,往往要纵劈胸骨暴露出手术野,手术完毕后再用钢丝把劈开的胸骨缝上。这样的手术切除肿瘤的时间可能也就半小时到四十分钟,但是劈开胸骨和缝合胸骨的时间要两个小时。
随着腔镜系统逐步进入各级医院并被更多的外科医生所掌握,手术切口越来越小,相应的宣传也越来越多。当一名患者真的面对手术时,开始纠结寻找哪个医院的哪位医生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实施手术。下面我就和大家谈谈,什么样的手术才是真正的微创,是切口小还是切口少?
其实,在业内对如上问题也展开了不少的讨论,如果面对这个问题我觉得需要弄清楚一个前提:什么是创伤。一般人想到的就是手术的切口,伤口的疼痛,打针,放射线等等,大家都忽视了两个最重要的创伤因素:麻醉和心理。值得说明的是,麻醉药物的使用并不会影响患者的智力,药物是经过肝脏和肾脏代谢的,麻醉多一分钟,肝脏和肾脏就要承受一分钟解毒和代谢的负担,不仅如此,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同样会对机体产生创伤。对于心理创伤来说,主要受患者本身对疾病持有的态度和医患之间交流的程度影响。手术前一天查房时,我都会问病人一句话:害怕么?当病人说不害怕时,我直接告诉他们:我才不信呢,谁都会对手术本身产生恐惧,最重要的是如何正确对待手术,明了手术的意义,把恐惧程度降到最小。
那么回到我们今天的主题:到底什么是微创,是不是腔镜手术就一定是微创手术?是不是手术切口小就一定是微创手术。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手术方式都有它的局限性,没有十全十美。腔镜系统也一样,并不是所有手术都适合用腔镜系统做。就拿胸外科做肺癌手术来说,只有术前诊断为早期的肺癌,才推荐使用胸腔镜系统行肺叶切除术。除此之外的患者若使用腔镜系统必然有不妥之处,要么清扫淋巴结困难,要么分离血管风险高。如果手术进展受限,时间延长,麻醉的时间必然会相应延长,对机体的损伤也就越大。若是出现因操作不慎导致大出血,甚至发生低血容量休克,其对机体的创伤远比切口的大小和多少要严重。
所以,正确地选择手术方式是关键,要和主管医生充分交流,不能一味地追求做腔镜手术,五六个小时的腔镜手术对比三四个小时的开放手术对机体造成的创伤不言而喻,这个时候伤口的大小和多少都不是主要因素。
六年前,一种新的微创外科系统—达芬奇外科手术系统(俗称达芬奇机器人)进入国内临床,我院在京内第二家引进,我有幸成为获得其操作资格的最年轻胸外科医生,从2009年开始,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的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食管下段括约肌切开+胃底折叠治疗贲门失弛症、畸胎瘤切除等术式,后来逐步扩展到肺癌和食管癌的切除。通过这么多年的实践,个人认为,达芬奇外科手术系统属于腔镜系统的改进,在胸部比较狭小的操作空间进行手术比胸腔镜系统有优越性,比如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胸腺切除术,机器人的诸多优势在此术式中完胜胸腔镜系统。但机器人也有不如胸腔镜的领域,比如食管的恶性肿瘤切除。
如果您愿意了解关于肺癌更多的科普知识,请订阅本人头条 “韩冰医生”,我将带您逐步了解肺癌的防治全貌。如果您有更多的问题想咨询,请下载“KK健康”手机App,搜索“韩冰医生”,我会和您更直接地进行交流有关肺癌的专业问题。
愿,天下无疾。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微信订阅 。
KK健康为 国家卫生计生委 宣传司妇幼司指导下的健康科普知识宣传共享平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