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日)下午,成都市软件产业发展誓师大会暨“蓉贝”软件人才计划启动大会在成都省体育馆召开。会上发布《关于促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措施》,以优厚的政策措施广邀天下软件人才来蓉发展。
对于成都新出台的“蓉贝”计划,相关领域专家也给出了高度评价。
大会现场
四川大学教授彭舰:
不再“唯论文”“唯奖项”
更注重实践性和产业性
“成都旗帜鲜明支持软件人才,对高层次软件人才来说,是一种绝对的正向吸引,将有力促进软件产业发展。”
在四川大学教授彭舰看来,成都在全国软件产业版图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领先众多城市。此前,成都已经出台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软件从业人数超过80万人,还要分领域分层次专业化招大引强育骨干、打造公共平台人才基地汇聚高端人才等。
在彭舰看来,这一次专项政策别有不同,吸引软件人才为目的,在更具针对性和更精细化的同时,还强调对软件产业发展的引领。而系列支持措施,则展示出成都的“魄力”。
“人才是成都软件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彭舰表示,目前各个领域均有对人才的支持政策,这一次成都专门针对软件人才的“蓉贝”计划,更具专业性、针对性,其效应肯定能推动成都软件产业高端人才的进一步集聚,后续的产业发展也就毋庸质疑;
另一方面,此次评选依据是对产业贡献的评价体系,是产业的维度,是贡献的维度,尤其是不再“唯论文”“唯奖项”,更注重实践性和产业性。
“从产业方向上看,这符合成都产业特色和优势趋向。”
彭舰表示,作为全国首批、中西部唯一的中国软件名城,成都软件产业具有人才优势和创业氛围优势,发展潜力大,吸引高层次软件人才后,将吸引更多超大规模企业入驻,促成本地独角兽企业诞生。
原中国电科集团三十所副总工程师汪恩荣:
成都正走在打造软件人才高地的前列
汪恩荣在软件行业多年,在他看来,整个国内环境中,软件产业的重要度在逐步提升,但在认识上、政策扶植上和组织管理上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成都之前软件业就不错,突出的亮点是游戏应用类等的研发和推广。”
在汪恩荣看来,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科技迭代迅速,传统产业面临数字化升级,智能互联更将软件行业带领到新的风口,软件人才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软件产业需要更多重视,不仅要有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还要借力于软件技术人才的储备,多层次、精准化人才支持等政策扶植。汪恩荣表示,中国目前对软件人才的需求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成都正走在打造软件人才高地的前列。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陈麟:
提出软件人才的梯度培育是一大亮点
成都致力于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劈波斩浪,勇往直前,“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陈麟表示,成都软件产业一定会迎来广阔的前景。陈麟参与了政策的起草。他表示,作为首批中国软件名城,成都在全国软件产业版图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已经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软件服务业发展的领军标杆城市。此次成都首次针对软件人才出台专项政策,对吸引软件人才来蓉发展和成都本土软件人才的培养都有着重要意义。
在软件业,高精人才往往决定关键技术的突破;具备软件开发的基础人才则体现着产业的体量。在陈麟看来,提出软件人才的梯度培育正是此次出台的政策的一大亮点。此次政策特别根据产业的成长特性分层分级,明确了行业领军者、技术领衔人、资深工程师三个梯度的软件人才要求,这样有利于精准施策,强化软件企业支持与服务,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授张蓉竹:
针对专业人才精准支持政策
“此次出台的“蓉贝”软件人才计划和促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措施是针对专业人才精准支持政策。”
张蓉竹认为,这既体现了政府对软件产业的认可,也反应出成都软件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其次,政策把软件人才分为了行业领军者、技术领衔人、资深工程师三个梯度,明确了不同的软件人才在产业中起到的作用,也鼓励软件人才向更高层次发展。
人才对软件产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软件产业的特殊性在于对硬件设施、上下游供应链的依赖性不是特别强。在很多情况下,只需要几台电脑。而能否实现软件应用的关键就在于人——需要有创新性、技术过硬的软件人才。成都此次出台软件人才的专项政策将会有力助推其软件产业的发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