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攻略》系列之二,延续 晴耕雨读|《云攻略》以Salesforce的发展看Saas中美发展差异
美国的Saas企业市场细分领域众多,以内容创作见长的Adobe、销售营销见长的Salesforce、财务领域的Intuit、电商领域的Shopify、以及IT相关的ServiceNow。其中Adobe和Salesforce甚至一度市值超过2000亿美金,Salesforce和Adobe在Saas领域取得成功路线并不一样,一个是从创业之初切入点就是Saas企业,一个则是半道转型成Saas企业。
Salesforce从创业之初切入点就是Saas产品,初期整个Salesforce是紧紧围绕着两条线,一条路线是综合化的产品,公司既有包括销售云、营销云、客服云、商务云这样的传统产品,也有包括ExperienceCloud(体验云)、IndustryCloud(行业云)等新产品;第二条路线则是SalesforcePlatform(云平台):面向开发部门,用于构建企业级应用,增强Salesforce应用的功能。
在2016年收购Quip意味着Salesforce开始进入协同办公领域,直到2020年270亿美元收购Slack,Salesforce开始正式进入协同办公领域,并成为协同办公领域企业的有力竞争对手。
备注:Salesforce产品矩阵
Adobe这家企业自创立实际已经有将近40年之久了,直到2009年左右,还是一家完全意义上的传统软件公司。在我开始研究Saas行业的发展情况之前,我印象中的Adobe还是一个软件全家桶公司,我首先想到的PDF阅读器,然后就是P图软件Photoshop,还有很久以前的flash小动画等等。没想到这家老牌软件公司,已经发展成了全球最大的营销SaaS软件公司,同时也是最赚钱的SaaS公司,自2012年转向SaaS(软件即服务)模式以来,Adobe 收入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了18%,其股价累计上涨了130%。Adobe竟然闷声发大财,已经成功转型成为一家Saas公司,近几年实现了收入大增长。
Adobe虽然是一家成立了将近40年的老牌公司,营收和市值实际是近五年内才长起来的,在很长一段时间,Adobe的软件都是被盗版使用,国民度人气高,但企业并没有赚到钱。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企业客户不得不开源节流,所以在软件使用上,很多人也不再付费更新他们的软件版本,而选择持续使用旧版本,更大的危机下,Adobe下定决心涅槃转型,成为第一家放弃买断制大举转型订阅制SaaS云服务的大型软件公司。付费模式的变化以photoshop举例,买断制每套要900美元,而订阅制每套每月最低只要10美元。这在美国市场对于有付费习惯的客户来说,单次费用压力也小了很多。对于Adobe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短期的销售额会显著的减少。
Adobe企业的软件改造通过强制加一层服务器,强制用户注册强制在线交费,云端服务存储,以及不断通过收购,成功带来第二增长曲线,能力从为客户提供创建内容的工具Adobe Creative Cloud,提升为进一步帮助客户管理、分析利用内容并获得收益的Adobe Exeperience Cloud。2020年11月10日,Adobe宣布以15亿美元的交易对价收购Workfront,通过与Experience Cloud集成,补齐协作软件版图夯实竞争的护城河。
备注:Adobe Experience Platform产品矩阵
Adobe和Salesforce的路径完全不一样,Adobe的路径看上去就是把软件老老实实做好,在线用户注册、数据在线融合 会化数据搞机器学习挖掘与测评、订阅收费,Saas化用三招就够了。至于说是私有本地服务器部署还是软件搬迁上云服务器,不重要。至于是不是SaaS多租户架构,也不重要。但有一点是一样,一旦决定转型Saas那就是企业ALL IN,这点在Salesforce和Adobe都是一样,付费模式都是彻底贯彻订阅式式的按需付费,指标上关注留存率、LTV等长期价值指标。
和 Salesforce一样,Adobe在中国市场也做的不怎么样,可见产业互联 2B要获得成功并不能生搬硬套的Copy to China,理解中国市场的市场环境和企业需求需要强大本土的团队才是可行的。
同样作为传统软件公司,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当属金山软件,它也在发展中多次提及要对Saas的重视,被称之为”WPS之父”的求伯君就在2009年曾公开表示过,WPS要做的是目光放在两年后的SaaS产品。
WPS活下来且活的滋润主要还是赶上了2009年科技部投资上百亿,组织开展的基础软件专项科研工作。随着国家开始重视 络信息安全,尤其是办公软件领域的自主可控,作为唯一有希望能与微软Office相提并论的国产软件,WPS自然是获得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在建设国家信息安全的过程中,类似于税收优惠、强制使用正版国产软件等政策层面的支持,尽管给WPS提供了极好的业绩增长,但在无形中也加重了公司对政策环境的依赖,给由此产生的收入增添更多的不确定性。而作为WPS目前营收结构中占比最高的办公服务订阅业务,尽管依靠着稻壳平台持续完善内容生态,以及对会员体验、销售渠道的不断优化,带来了大量的付费转化,但其主要的订阅付费收入大部分集中于C端个人客户和政府客户,对B端企业客户的渗透率严重不足。C端用户的付费意愿并不高,长期只服务政府客户容易延续政策环境依赖,市场竞争力变弱,未来能够对B端企业客户加强渗透才是Saas转型成功的关键。
国内在协同办公赛道,如今是国内资金雄厚的云平台厂商,延续消费互联 思维为C端用户提供可免费使用的云文档也会是不小的竞争冲击。
B端企业还有大量的需求未被满足,国内SaaS市场依然存在可供长期持续挖掘的行业潜力,国内这些传统软件企业未来是否能够成功转型Saas领域站稳脚跟,还需要拭目以待。
接下来我还会对Saas领域进行持续分析,如果感兴趣, 。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