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12月11日,在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市人大常委会新闻发言人、研究室主任王利民在发布会上介绍道,首张“史上最完整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电子地图于上午10点48分正式上线,首次完整清晰地标注了17处丛葬地及2处纪念地的准确定位。
发现:3处丛葬地、1处纪念地未标注
2018年10月31日,《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南京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上表决通过,成为全国首部专门保障国家公祭活动的地方性法规。
2019年12月3日,在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之际,在《条例》施行一周年前夕,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一新率队组织开展了《条例》实施一周年执法检查。市人大代表、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条例》专家起草人之一、市律师协会副会长、三法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刘伟表示,“在市区各个地方的17处遇难同胞丛葬地和2处纪念地,绝大部分都在电子地图上标注出来了,但南京大学(原金陵大学)丛葬地、鱼雷营丛葬地、太平门纪念地在地图导航软件上没有办法搜到,给广大市民祭奠遇难同胞带来了不便。”
这一情况引发执法检查组的高度关注,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钟连勇表示,“往小处说是不利于人们去祭拜、凭吊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往大处说是不利于人们寻找历史、牢记历史。特别是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大家都希望到附近的丛葬地进行祭奠悼念,一个全面、准确的定位导航非常重要。”
协作:推出完整版“丛葬地电子地图”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