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3天收益率达15%?
有这等好事?
当心被骗!
近日,
柳州鹿寨县公安局破获一起特大诈骗案,
涉案金额高达120余万元,
抓获两名犯罪嫌疑人。
“女强人”设下高额回 投资陷阱
6月2日以来,陆续有7名受害人到柳州鹿寨县公安局刑侦大队 案说:他们自去年8月至今年5月期间,被一自称“罗某枝”的女子以“投资理财”的方式进行诈骗,被骗金额累计120余万元。
犯罪嫌疑人“罗某枝”被警方抓获。
案人梁女士说其与“罗某枝”是同事。“罗某枝”去年3月进入其所在的保险公司做业务员,业绩突出,三个月后就晋升为业务主任,是出了名的女强人。同事眼里,“罗某枝”还是“老好人”:常把自己拉回来的业务让给新同事做,这样的“人设”让人对“罗某枝”的人品深信不疑。
去年11月,梁女士和“罗某枝”一同去南宁参加公司的晋升培训。聊天中,“罗某枝”获悉梁女士最近经济压力大时,便介绍其有个表姐是银行高管,有做外汇理财的门路,说利润可观:3天至7天就有25%利润。梁女士非常心动,但表示拿不出太多资金。“罗某枝”说她愿帮梁出钱投资先赚点生活费。“罗某枝”如此慷慨,促使梁女士出资3万元进行了首期投资。
没几天,梁女士又接到“罗某枝”的通知,说又抢得标做外汇投资,这次利润可能是30%。梁女士禁不住高额回 的诱惑,向同学借了3万元给“罗某枝”投资理财。就这样,每期投资,没等本息兑现到手,“罗某枝”便以更高的收益为诱饵,让梁女士往“罗某枝”指定的账户投钱。梁女士共向亲友借了40多万元加入“罗某枝”所谓的投资。但梁女士并不了解“罗某枝”怎么操作赚钱,什么时候买卖,利润多少,都由“罗某枝”说了算。
“罗某枝”以投资理财方式骗了多名同事。曾与“罗某枝”共事的吕某表示,“罗某枝”是自己的上级,接单不断,月薪两三万,谁能想到她会是骗子?
隐婚打“感情牌”单身青年上当
还有两名 案人告诉民警:他们通过 络聊天软件认识“罗某枝”发展成为情侣,也上了“罗某枝”的当。受害者彭先生说,去年4月,他与“罗某枝”通过 交软件“附近的人”功能认识, 聊3天后相约见面。5月20日,彭先生用鲜花表白,双方确立男女朋友关系。但“罗某枝”要求彭先生不要公开,因为对她工作可能有影响。
受访者提供的转账给“罗某枝”的记录。
同年8月,“罗某枝”说其表姐在银行工作有投资机会,她自己投资赚钱,在鹿寨买了房,让彭先生参与投资。在“罗某枝”鼓动下,彭先生共计投资了数万元。“罗某枝”介绍下,彭先生去年9月加入她任职的保险公司。
彭先生曾听说“罗某枝”已结婚生子,但每次找“罗某枝”对峙均遭否认,彭先生最终选择相信她。“罗某枝”最近一次问彭先生借钱是今年5月6日,称没有生活费要借8000元。彭先生称“罗某枝”以各种理由,从他这里骗了6万多元。
另一位 案的男士吴先生则说,恋爱期间,“罗某枝”对他出手大方,因她的身份证过期了,用的是临时身份证,所以她出钱买了一辆车挂在他名下。吴先生称,“罗某枝”假借谈婚论嫁,一步步给他及家人下套:起初要他们进行一些小额投资并及时兑现收益。给别人尝到甜头后,“罗某枝”就说自己有个高回 理财投资项目,让对方加大筹码投资。吴先生的嫂子李女士看到“罗某枝”这个未来的“弟媳”会赚钱,多次转钱给“罗某枝”投资。
办案民警介绍:“罗某枝”用的手段五花八门,除投资理财产品、设立业务 点开发市场收取保证金等外,还装出楚楚可怜的样子,以父亲生病为由,向受害人“借钱”。目前被“罗某枝”诈骗的 案人多达15人,有的是她的同事、客户,有的是“生意合作伙伴”和“男友”等。
跨省追踪将嫌疑人缉拿归案
鹿寨县公安局刑侦大队联合指挥合成作战中心展开侦查发现,“罗某枝”是嫌疑人用的假名。受害人向民警反映,去年“罗某枝”是跟丈夫“罗某坤”一起来保险公司工作的,干了一段时间,“罗某坤”就辞职了。民警调取罗某坤的个人信息,发现罗某坤爱人叫“许某梅”,于是调取“许某梅”的身份信息给受害人辨认,确认了“许某梅”就是“罗某枝”。
经查,“罗某枝”的真名叫许某梅,今年35岁,北流市人。经“天 ”追踪,民警发现5月30日,许某梅和罗某坤驾驶一辆红色轿车离开鹿寨。民警还发现,罗某坤、许某梅因涉嫌一起涉案金额高达400多万元的诈骗案,2017年被北流警方列为 逃。
民警查询行车轨迹发现:许某梅和罗某坤驾驶的车辆最终驶入湖南永州市。了解到许某梅有 购的爱好习惯,民警将许某梅一直用的电话 码作为侦查突破口,很快便发现一个留有该电话的包裹,地址在湖南永州某小区。
民警在小区蹲守几天,一直没发现嫌疑人踪迹。后来才发现,嫌疑人租住在某小区隔壁的一个安置小区。6月21日,当地警方协助下,鹿寨警方将许某梅、罗某坤抓获,在他们的出租房内查获作案工具一批。经审讯,许某梅如实供述了以“投资理财”等方式进行诈骗的犯罪事实。目前许某梅和罗某坤因涉嫌诈骗已被刑事拘留,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投资理财类诈骗是利用受害人“投入少量资金后短期内就能收到回 ”的心理,投下“高额”的诱饵,引诱受害人主动投入资金。受害人为了持续获取巨额收益,会不断地投入大量资金,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血本无归。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