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舆情工作中的联系观
首先,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舆情事件的组成要素之间必然存在着干丝万缕的联系。舆情管理工作中要把孤立的舆情事件置于 会大环境和 会矛盾中,并通过分析舆情要素之间的各种联系,多角度、深层次地挖掘舆情发生和发展的原因,找出根源性、本质性的问题。
其次,要正确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舆情传播和应对常常受到“晕轮效应”的影响。比如,在舆情传播中,某些媒体常常以偏概全,过度地对事件或当事人进行“标签化”,以至于模糊了事件的本质。舆情管理工作应该谨防由于晕轮效应而导致的舆情偏差。
2、舆情工作中的发展观
用发展的观点看待舆情,要能够正确判断出舆情事件所处的阶段,注意态势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可能,把握住分寸节奏,因势利导,避免形势恶化并警惕舆情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破窗效应、长尾效应和蝴蝶效应。
3、舆情工作中的矛盾观
矛盾即对立统一。舆情工作要重点把握好“动”与“静”、“虚”与“实”的对立统一。
①“动”与“静”的对立统一。舆情管理中“动”与“静”的对立统一可以体现为静态数据采集与动态数据采集相结合、静态预警与动态预警相结合。
静态数据是基本保持稳定的数据,比如舆情主体的年龄、性别、账 名称等;动态数据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常常发生变化的数据,比如 民的浏览行为、点评行为、交友行为等,动态数据更能体现出舆情主体的个性化特征和心理诉求。
静态预警主要是使用固定的指标体系进行舆情预警,是一种被动预警;动态预警主要指引入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方法构建舆情预警系统,系统可以通过对大量案例的学习提高智能性和主动性,能够根据舆情事件的具体情况调整预警指标体系。
②“虚”与“实”的对立统一。舆情工作中“虚”与“实”的对立统一主要表现为“虚实难辨”和“虚实互动”。
第二,“虚实互动”。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普通事件通过在虚拟空间中的投影和延伸,很容易被聚焦放大,吸引更多的 民参与,引发群体性事件。虚拟 络空间中的每一条信息、每一个评论其实都代表着一个实实在在的个体。舆情监管工作应打破虚实壁垒,对于群众在 上的诉求,不但要在 络空间中积极回应,更应在现实中反思并给出解决问题的务实举措。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