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信息化的含义
指企业以业务流程(优化)为基础,在一定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 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
而信息化企业指的就是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企业在生产、经营、设计、制造、资源管理等方面依托计算机和 络,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和流通。
二、您的企业处于信息化的哪一阶段?
(1)企业数据的电子化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企业有着类似的场景:应用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等软件,将采购单、入库单等数据录入到计算机,并保存到数据库中,供统计汇总与查询使用。在这一阶段,信息化应用的主体是企业的基层员工,通过计算机的操作与使用,可以大大减轻工作量。
(2)企业内部业务流程的信息化
在这一阶段,企业通过基于流程设计的信息系统,实现了企业数据的自动流通,无须用手工处理的方式实现逐层传递。简而言之就是较好的实现了企业各个部门的数据流通和共享,减少了人为控制的因素,规范了企业管理。
(3)企业对外事务的信息化
在这一阶段,企业与供应链合作伙伴,与客户之间的事务往来等实现了信息化,提高了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
二、三阶段是相辅相成,一个是内部,一个是外部,有些企业首先实现了内部的信息化,再实现了对外事务的信息化。而有些企业,考虑到自身业务的特点和首要矛盾点,首先实现了对外事务的信息化,在逐步完善内部信息化。不管是以什么方式,信息化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4)信息化系统辅助决策支撑
企业信息化最总要达到的目标是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通过对企业数据的加工处理,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三、企业信息化的意义与作用
(1)促进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
企业的有效管理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同样信息系统的作用也有赖于企业在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的改革。应此企业在进行信息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时,也要对旧的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使之具有简单化、平面化、并行性等特点,以满足信息化建设。
(2)有助于提高员工素质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广泛和深入,企业必须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工作规范,并经常性的对员工进行培训,从而提高了整体人员的素质。
(3)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信息化的实施促进了企业管理模式的简单化、扁平化,这也将使得信息流动的过程大为缩短,并且更为流畅。
(4)加强对外的交流,获得更多商机
对外事务的信息化,不仅方便对外交流,还能改善企业形象,对外界的变化做出更快的响应,创造出更多的商机。
(5)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的产品及服务会随着企业信息化得到一个质的飞跃,主要表现在产品或者服务的交付时间变短,成本变低,质量变高,也就越来越能跟随甚至是主导市场的发展。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