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的议程设置与舆情引导

一、提出话题

1、尊重事实,紧抓本质性问题。要以真实性为原则,以实际情况为基础,着力于核心性、本质性问题,同时,要尊重传播规律,积极参与到议程建构之中,不仅加入针对性的回应,更要注入建设性内容。

3、结合认知,喑含前提性假设,在设置议题中,不仅在认识层面告诉人们“想什么”,而且在态度层面预设人们“怎么想”这一暗含的前提假设。

4、避开“雷区”,具有引导功能。在选择话题时,官方应有意地避开一些敏感的“雷区”,而是选择一些较为温和、中性的问题,避免矛盾的激化。

传播话题

3、加强传统媒体和 络媒体间的议题互动,尤其是新媒体的议题互动。通过线上线下的交互进行,使得传播力度加大,通过 上的论坛、贴吧、留言板、 络调查、直播、访谈等形式,使 民能够主动、平等地参与话题讨论,即时或迅速地与官方或媒介展开对话,使得官方了解到民意的不同诉求,不仅扩大了话题的影响广度,同时还促进了话题在更深层次的解决,营造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在使用语言方面,亦采用民众喜爱的亲和力的语言,适当使用一些 络流行语,能够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消解民众心中“太严肃”的固有观念,使得议题互动更充分。

引导话题

在各种话题的充分讨论下,如何引导 会舆论,如何把握宣传的“度”,巧妙进行舆论导向,是这一“议程设置”过程中的难点。

3、善用新媒体平台引导议题走向,新媒体平台具有即时发布信息的功能,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反应时间,引导议题的正面走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6月7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