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碳小车”机械结构的创新性设计及仿真分析

无碳小车-根据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蠹竞赛命题嚣鳞謦无碳小车”的要求,设计了新型无碳小车。通过SolidWorks三维软件对小车进行建模,并进行轨迹路径仿真分析;伺时对驱动轴进行静力学分析。经分析可知,所设计的新型无碳小车满足大赛要求,为小车的进一步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0 引言

1、无碳小车-设计要求及方案

应用能量转换原理,设计一种由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的无碳小车,应满足如下设计要求:1)驱动小车行走及转向的能量由质量为lkg的标准砝码(φ50x65mm,普通碳钢)下落获得,标准砝码始终由小车承载,不允许从小车上掉落;2)小车应具有可调节的转向控制机构,以适应放有不同间距障碍物的竞赛场地;3)小车车体采用三轮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降低小车行走过程中的振动。

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整体外形设计成等腰三角形结构,其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

“无碳小车”机械结构的创新性设计及仿真分析

小车机构的设计方案为:1)驱动机构。通过定滑轮转动带动前轮驱动轴旋转,从而驱动车轮行走。驱动轮采用单轮驱动的方式解决双轮驱动存在的差速问题。2)增程机构。应用l:10的定滑轮组作为绕线轮,降低机构复杂性,提高能量转化效率。3)转向机构。应用同步齿形带传动机构、曲柄滑块机构及齿轮齿条传动机构相结合实现小车后轮的精确导向。4)微调机构。由小车所行走的杆距调整机构和前轮摆角微调机构组成。

2 关键性机构设计

2.1 驱动机构

无碳小车是依靠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驱动小车行走,表1为三轮小车驱动机构日的设计方案设计如下:通过对比,选择方案3单轮驱动前置、双轮转向后置作为小车的驱动机构,以满足力矩损耗程度较低和机构复杂程度较小等要求。

“无碳小车”机械结构的创新性设计及仿真分析

2.2 增程机构

通过对比最终选择方案4为最佳方案。

2.3 转向机构

无碳小车必须按照s型轨迹往复运动行走,为此需对小车设计转向机构。在小车转向机构中,需要小车转向轮随着驱动轮的行走进行往复运动。

2.4 微调机构

无碳小车微调机构的主要目的有两点:其—是保证在曲柄滑块机构中能适应于绕行不同杆距,该机构应用细牙螺杆与螺母配合实现曲柄大小调节;其二是调整小车左右偏角。

“无碳小车”机械结构的创新性设计及仿真分析

3 仿真分析

应用SolidWorks对无碳小车进行三维模型建立。通过对轨迹路径的仿真分析,并对小车驱动轴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静力学分析,保证表2增程机构设计方案其承载强度在有效范围内。

1)小车轨迹仿真分析。如图2所示为小车路径仿真分析结果,经分析可知,无碳小车行走轨迹符合设计要求,而且运行过程较为稳定,能够按照S形轨迹行走,因此验证了小车整体设计结构较为合理。2)小车驱动轴静力学分析。根据建立好的模型很容易建立有限元模型,将其转换成 格模型便于进行分析,经分析可知在轴两端加上一定的力后,驱动轴受力均匀,不会产生断裂现象,证明了设计的合理性。

“无碳小车”机械结构的创新性设计及仿真分析

4 试验验证

无碳小车经过前期研究、设计、仿真分析和后期加工、装配及调试等工序最终完成实物的制作。通过对小车进行实际操作验证,最终无碳小车在lkg砝码下落400±2mm的重力势能作用下,可实现700~1300mm间任意杆距的绕行,小车实际行走的垂直距离为3500mm,满足设计要求。

5无碳小车- 结语

“无碳小车”机械结构的创新性设计及仿真分析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7年7月2日
下一篇 2017年7月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