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吗?
电子合同被篡改了怎么办?
电子数据怎么公证保全?
……
接触过电子合同的人可能都有过这些疑问或误解
为了给电子合同“正名”
也为了让更多人“走出”误区
今天小编就从即将实施的《电商法》出发
谈谈电子合同常见的三大理解误区

《电商法》将于明年1月1日实施
这点很多人都知道
但是里面对电子合同的法律有效性再次确认这一点
你晓得伐

《电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电子商务当事人订立和履行合同,适用本章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等法律的规定。
《电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电子商务当事人使用自动信息系统订立或者履行合同的行为对使用该系统的当事人具有法律效力。
也就是说
在即将实施的《电商法》里
电子合同的法律有效性再次得到确认
同时,这也引出了今天的第一个误区

误区一: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
从法律角度来说,只要存在要约和承诺要素即可为合同,甚至包括口头合同,同理也可以延伸到电子合同,但要使合同有效需要一个前提,即电子合同可被证明。
正如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少订立口头合同一样,一般电子数据形成的电子合同容易被篡改、被否认,最终往往判定无效。因此从相关法律角度出发,要求电子合同要使用可靠的电子签名,制定规范的订立流程并采用必要的技术手段(第三方取时、防篡改等技术),从而可以在事后反映出电子合同订立时的真实意愿和不可篡改两大关键特性,电子合同才能真正有效!

误区二:CA数字证书即合法有效?
CA数字证书是由权威的CA机构发行的,用以标识电子商务环境中各个实体在 络上的身份,它是电子合同有效性的重要佐证。
通过CA数字证书能确认电子合同签署者的身份,提升电子合同签署的安全性,但CA数字证书只能证明签署身份有效性这一单独环节,至于是否能够判定合同内容的有效性,还需结合其他证据才能确认。

误区三:数据保全和公证?
电子合同数据保全与公证,是将电子合同数据交由中立的第三方存证构保存,当合同当事人产生纠纷时,由存证机构开具的公证书即具有公平性和权威性。但是,电子合同的数据保全与公证只是构建电子合同证据链条的一环,用户不可将数据保全与公证与电子合同的有效性完全划等 。
数据保全与公证只能确保存储在第三方公证平台的数据的权威性,而无法保障数据“进入”存证平台之前是否被篡改。因此,用户在关注数据存储与公证环节的同时,还应当确保电子合同发起、订立、流转等过程的数据安全性,即选择规范、合规的电子合同订立平台尤为重要。

最后
结合《电子签名法》等相关规定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电子合同的效性

1. 身份认证:经过第三方有效认证,满足法律规定的认证要求;
2. 电子签名:能够标识签署人、签署时间,防篡改,满足法律规定的有效电子签名要求;
3. 数据电文原件:能保持内容完整、防篡改,满足法律规定的原件形式及文件保存要求;
那么,有没有一款电子合同平台
既便捷高效,又权威安全呢
国家电子合同标准研制及应用试点
众信签了解一下

“众信签”是国内权威先进技术电子签名SaaS(电子合同)平台,可提供签约方身份认证、标准合同模板调用、合同在线起草、在线签署、电子证据保全、在线公证仲裁等在内的一站式服务。

众信签采用国内权威电子认证服务机构CA公司提供的数字证书,将数字证书与真实身份同步,使用加密的电子印章保证签署的效力,为政府、企业、机构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高效便捷、权威公信的“互联 +合同”解决方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