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页纸需求的应对方法 —— 五步法

前言

一页纸需求是指的业务方在提需求的时候篇幅很短的情况。有的时候极端情况下,原始需求只有一句话,甚至只有几个字。比如说:“开四限四“就是一个涵盖了非常多的要求的一种需求。

一页纸需求会让很多 BA 感到困惑。BA 也知道一页纸需求表达的不全面,但是需要科学的分析才能够将细节进行完善。否则就会变成散点式补充需求内容,也无法确认自己补充的内容是否完整。站在业务方的角度来看,一页纸需求也许是他们尽可能提出的最全面的内容了。业务方由于非 IT 背景,可能想提出更多的内容也无能为力。因此,需要 BA 承担对应的职责,将一页纸进行扩充完善。

一般情况下,BA 会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来梳理一些问题,向业务方提出问题,获得答案。但是头脑风暴的方式在这里能够发挥的作用有限,即使是问了很多问题,仍然不知道自己是否梳理了所有该梳理的场景,是否还有场景遗漏。因此需要一个有条理,有脉络的方式进行一页纸需求的分析。从而能够快速而有效地建立起整个需求文档,以推进开发工作。

应对一页纸需求,大锤梳理了一个五步法,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妥善的解决了一页纸需求的问题。五步法是指通过业务价值、角色梳理、术语定义、主业务流程梳理、纲举目张详细分析的方式进行需求分析。

当 BA 接到一页纸需求时,可以按照五步法需求分析法进行:

在用四象限法时同时,我们要理解优先级划分的核心所在是最好的需求优先级还是跟着业务走。因此我们也需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来对优先级进行判断:

  1. 不做 – 是否会造成严重的问题和恶劣的影响/p>

  2. 做了 – 会产生的好处以及实现的目标/p>

  3. 是否跟核心用户利益有关/p>

  4. 是否跟大部分用户权益有关/p>

  5. 是否跟效率或成本有关/p>

2. 角色梳理

2.1 什么是角色梳理

明确定义参与到业务和系统活动中的所有角色。

2.2 角色梳理解决的问题

角色梳理可以帮助我们差缺补漏,减少遗忘场景的问题。存在有可能不使用系统,但是对系统却有很大左右权的潜在角色。比如:老板给 HR 买了一套考勤打卡系统,他不打卡,但是他却要关注如何通过打卡系统管理员工。

2.3 如何进行角色梳理

2.3.1 进行角色分析

系统为哪些类型的用户提供服务,他们都各自承担哪些不同的职责,并据此定义系统边界,也就是系统是对现实世界哪个范围的内容进行的模拟,这影响到需求设计和实现的范围以及工作。

2.3.2 利用角色功能矩阵进行梳理

在需求分析中,我们可以利用角色功能矩阵进行角色梳理,角色-功能矩阵将角色和功能进行正交排布,从而梳理那个角色可以执行哪个功能。

3.术语定义

3.1 什么是术语定义

对术语进行定义,以便后续沟通能快速无二义。

3.2 术语定义解决的问题

进行需求梳理时,明确系统术语定义方便于后期的沟通与功能确认。

3.3 如何对术语进行定义

3.3.1 统一语言

统一语言为今后的交流提供了统一的术语定义。要定义统一语言,最好是提供原名(本地语言)和英文名。英文名称是为了让开发者在源代码中统一名称。而它的描述是为了明确它是什么。如果可能的话,附上一张图片会增强可理解性。

4. 主业务流程梳理

4.1 什么是主业务流程梳理

利用闭环思维,需要从用户的视角来思考问题。具体是指以用户身份按照各种场景从头到尾走一遍,以确认场景的完整性。这里包括两种工具可以利用,一个是用户旅程,一个是对象旅程。

4.2 主业务流程梳理解决的问题

4.2.1 避免核心场景遗漏

根据用户的视角来对主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可以避免核心业务场景的遗漏,同时也避免遗漏页面和交互。比如说,在一个电商促销活动模块的开发中,一页纸需求中只描述了如何促销,却忘记了引流功能的描述,如果不加以分析,就会遗漏引流这个模块导致整个电商活动的失败。

4.2.2 保证流程的逻辑性

根据用户的视角来对主业务流程进行梳理,确保主业务场景和业务的完整性。

4.3 如何对主业务流程梳理

4.3.1 绘制主业务流程图

流程图能够提供一种快速了解业务如何运作的视图。因此通过绘制主业务流程图能够快速明白业务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有哪些角色在参与以及他们的职责,以及彼此之间的联接。一般来说,流程图是个有效的工具,也有的场景只用流程图无法清晰的描述需求,可能要选取其他的合适工具。

6. 案例

6.1 案例介绍

为了能够在下个销售季获得更好的销售业绩,特准备开通线上优惠活动。活动内容如下:

新注册用户,赠送 200 元优惠券,有效期到 2019 年 12 月 31 日。

老用户在活动期间下单,现金(含支付宝,微信,信用卡;不是预充值即可)支付,满 500 减 100。每单单独结算。

另外,充值满 1000 赠 100。充值上限 10 万元。

【前提假设】

已经存在一个电商系统,包括购物,下单,支付,物流等功能都已经存在;

本次只考虑需求变更的部分;

移动端使用。

6.2 五步法分析需求

1)业务价值

业务价值是指:解决别人愿意花钱解决的问题,就是业务价值。它通常是市场、企业、用户三方可以获得的价值主张,结合组织战略规划以及产品/项目生命周期进行定义。

本案例中,需要明确了商业价值才能够围绕着商业价值进行需求分析的展开,一切后续活动都是围绕着商业价值展开的。因此要明确商业价值:

  • 新用户注册,成为来年的消费群体
  • 老用户消费,年底回笼资金

2)角色分析

角色分析是指:系统为哪些类型的用户提供服务,他们都各自承担哪些不同的职责,并据此定义系统边界,也就是系统是对现实世界哪个范围的内容进行的模拟,这影响到需求设计和实现的范围以及工作量。

在对需求进行分析时,要明确该需求中涉及到的角色,避免产生遗漏问题。本案例中涉及的角色主要为 3 个:

  • 新用户

  • 老用户

  • 管理员

3)术语定义

术语定义是指:统一语言为今后的交流提供了统一的术语定义。要定义统一语言,最好是提供原名(本地语言)和英文名。英文名称是为了让开发者在源代码中统一名称。而它的描述是为了明确它是什么。如果可能的话,附上一张图片会增强可理解性。

因此需要对术语进行明确定义,本案例中需要确认的术语:

  • 满减活动(DiscountWithGivenAmount):消费达到一定金额之后,就可以减扣一定的支付金额的方式为满减活动。

4)主流程梳理

主流程梳理是指:利用闭环等思维,以用户身份按照各种场景从头到尾走一遍,以确认场景的完整性。

梳理流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流程是否产生遗漏、业务整体逻辑是否正确。因为我们可以借助一些思维方式来保证需求分析的质量。

  • 闭环思维:干系人提供的原始需求可能包含的信息不充分。如果 BA 照搬就可能产生场景遗漏,但是如果 BA 能够考虑业务价值,从用户角度出发分析需求,就会发现潜在的需求。不采用闭环思维仍然可以做出完整的功能,但是这些功能可能因为缺少入口而无法访问。

在本案例中,可以利用闭环思维来确认整个活动流程的节点和出口:

  • 关联思维:比如说在做登录的时候,会有密码,那就要考虑,密码是从哪来的,是管理员分配的还是用户设置的,还是默认的,还是通过手机短信通知临时获取的。这样可以考虑到更全面的场景。

本案例中,利用并联思维来分析容易遗漏的场景,做到需求全面覆盖。

优惠券和代金券可以并用吗/p>

代金券和充值金如何进行消费的,可以单独使用代金券吗/p>

充值金额是可以任意的吗/p>

赠送的金额和消费顺序/p>

  • 发散思维:发散思维帮助 BA 发现更多的潜在场景。如果有个条件 A,也许还有个条件 B 和 C。比如说,性别不只是男女,有的公司定义了 70 多种性别,要把多样性考虑进来。一个自然数的输入框如果输入了下列内容到底会不会被认作是有效数字呢.0”, “0.”, “00”, “01” or “2e5”。通过发散思维可以发现更多的可能性来识别潜在需求。

本案例中,利用发散思维来挖掘更多的潜在需求,例如凑单。

用时间轴代替大量文字,并且可以更好的展现出对时间的边界有。本案例中,利用时间轴来明确优惠券等有效期限。

确认优惠券的有效期限:

确认订单的积分时效:

7 月 1 日之 7 月 31 日间的订单可以得到 2 倍积分。

确认不同角色协作:

政策指定时间段(例如 7 月 1 日 – 7 月 31 日)符合政策的从本公司的采购可以累积积分。

其他 – 对象建模 – 资金池:

区知名技术大牛,资深软件开发及敏捷咨询师,精益创业导师。他整理了一套独到的需求分析工具箱。该套工具箱的工具以可视化为主要特点,帮助企业在需求分析的过程中以图和表为主的形式来展现需求,提高需求分析全面性的同时,缩短需求分析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并且为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在需求理解的过程中节省时间,减少反复确认,从而对整体开发效率起到了提升的作用。

img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0月26日
下一篇 2021年10月26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