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情况

上海:发展水平七连增

2020年,为全面落实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智能化变革,上海近期逐步推出《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关于进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政策,聚焦打造政务服务“一 通办”、城市运行“一 统管”,从大方向,引领各界加快智慧建设。

与此同时,上海各区在人工智能、半导体芯片、先进制造、信息安全等领域陆续打造创新园区、技术中心建设,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也纷纷采用智慧教室方案模式,降低疫情防控影响,大力推动智慧产业人才培育和实践。

据《2020上海市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 告》显示,2020年上海市智慧城市发展水平指数为109.77,较去年提高3.91,连续7年保持增长。综合来看,浦东新区、徐汇区、黄浦区依次为2020智慧城市发展水平指数的前三名。综合各项指标排名,金山区、青浦区进步最快。

未来,上海将继续围绕“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加速人工智能在金融、交通、医疗、安防等领域的全面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和创新发展,打造世界级人工智能标杆应用。

深圳:智慧城市水平拔得头筹

深圳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智慧城市建设一直走在时代前沿。深圳从数字城市到智能城市,再到如今的智慧城市,这得益于良好的政策支持和雄厚的产业基础。

据悉,2020年的深圳城市“智慧大脑”,是一个能看、能用、能思考、能联动的智慧城市运行和指挥中枢,汇聚了各类信息系统和数据,已打通42个系统,100多类数据,28万多路监控视频,并形成了市-区-街道三级联动指挥体系。通过这个指挥中心,深圳市领导既可以宏观掌握城市运行的全局,又可以实时关注这个城市在经济、生态、交通、公共安全、城市治理等方方面面的具体事件。通过相关信息的“一图全面呈现”、“一 运行联动”,实现用数据驱动城市管理服务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

目前,作为“科技之城”的深圳,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打造城市“最强大脑”,打通了司法、公安、交通、安监、消防、环保等条状业务系统,突破了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了数据共联共享。

四川成都:以“用”为纲唤醒城市

成都作为中国软件名城、信息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在数字化能力方面具有先发优势。而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成都高新区的支柱产业,对智慧城市的建设也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目前,成都高新区正在着力唤醒“沉睡”的政务、产经数据,导入丰富的 会数据,并将他们汇集于城市的智慧治理中心,并从经济运行、重大项目调度、环境保护、渣土车执法、共享单车管理、疫情防控等九大专题板块入手,推动城市治理高效化、精细化、现代化。尤其在疫情期间,数字化转型让成都高新区的防疫与复工复产工作顺利展开,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典型案例,并获得“2020 IDC中国数字化转型优秀奖—信息数据领军者”。

与此同时,成都高新区推出34个首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标志着成都高新区在新基建领域的系统性布局,通过将新基建与城市治理有机结合,成都高新区与合作企业共建城市数字大脑,推动城市治理的数字化、 络化、智慧化转型。

面向未来,成都高新区还将在数据发力、数据规范管理方面进行探索,打造数据融通的体系。

湖北武汉:用三年构建“超级大脑”

在“ 新基建 ”加速落地、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武汉在打造光电子产业新高地的同时,也在将光电子相关的产品和技术融入到数字经济发展中,尤其是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来。

根据《武汉市新型智慧城市顶层规划(2020―2022)》,未来三年,武汉市规划了智慧城市建设的40余项重点工程,其中包括2021年实现5G市域全覆盖、2022年建成千兆光 城市等。

用三年时间构建城市“超级大脑”,打造新型智慧城市。武汉“超级大脑”将依托大数据、应用支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聚焦政务服务、城市运行、政府办公、民生服务、企业服务、 会治理等重点领域,实现对城市的全面感知、智能分析、精准研判、协同指挥和应急处置。

江苏南京:推进经济 会发展的“数字蝶变”

2020年,南京出台了《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为主线,以“数字南京”建设推进经济 会发展的“数字蝶变”,努力打造世界级数字经济名城。并且,南京是全国首个“中国软件名城”,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是南京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为推进产业数字化,南京更是持续深化互联 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智能工厂建设也不断推进。

“数字南京”的建设,将对城市和产业发展,以及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深远的“数字蝶变”。

安徽铜陵:“城市超脑”发布

2020年5月11日,安徽省首个‘城市超脑’项目——铜陵“城市超脑”正式发布。

“城市超脑”是城市管理中的一种智慧系统,它通过汇聚城市现实和历史、时间和空间数据,利用人工智能学习行业知识,发掘数据关联关系,对城市进行系统性理解、即时分析和模拟仿真,进而促进城市的公共资源优化配置、 会管理精细有序、居民生活质量提升、城市高效运行和可持续。

山西晋城:大力实施大数据战略“1183工程”

2020年以来,山西省晋城市大力实施大数据战略“1183工程”,推动大数据发展应用实现重大突破,奋力打造中等智能城市全国样板。目前,已建成覆盖全市的“一云一 一中心”,架构起大数据发展应用的坚实“底座”;创新开发出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停车、智慧旅游、智慧城管等16个重点集成应用,使城市治理能力和市民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高。

未来,晋城市将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主线、以数字政府建设为引领,进一步提升数字化管理水平。

贵州贵阳:加快推进数博大道及数字孪生城市建设

据悉,为了高质量建设“数博大道”,贵阳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数博大道建设的意见》《贵阳市建设数博大道核心区三年行动计划》等指导性文件。如今已完成《数博大道数字孪生城市顶层设计》《贵阳市数博大道产业规划》《数博大道沿线详细城市规划》等规划编制。

下一步,贵阳市将加快推进数博大道及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深入实施“百企引领”行动,围绕人工智能、5G、区块链、服务外包等领域,培育一批行业引领型企业。加快5G建设步伐,深入推进贵阳5G试点城市建设,围绕“政用、民用、商用”等领域开展5G融合应用创新。搭建块数据城市综合数据服务平台,实施智慧市场监管、全域智慧旅游、智慧教育综合平台等一系列便民、利民应用项目,积极构建数智贵阳“未来城市”。

内蒙古呼和浩特:升级改造智慧城市管理平台

2020年,呼和浩特市城管指挥中心组织召开了全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推进会,就升级改造后的数字城管平台相关功能进行介绍,建立了五大长效运行机制,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 等新技术的智慧城市管理平台,让城市管理变得更“聪明”。

呼和浩特市升级改造后的智慧化城市管理新平台已经实现了与国家、自治区平台的系统对接和数据实时共享,是目前自治区12个盟市中唯一完成对接工作的市级平台,确保了国家、自治区及时了解呼和浩特市市城市管理工作情况,指导、监督、评价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工作,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有机融入首府地区智慧城市建设新体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2月9日
下一篇 2021年2月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