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底在班群里无意中发现一份关于第五届“软件杯”的 名通知文件,很感兴趣,就去 团群里问有没有想要组队参加,结果有两个师弟愿意一起,一起讨论了一番,决定做“移动端与其他端快速传递文件”的题目,这个题目估计是所有题目里最简单的题目了,以我们的能力,也只能做这个题目。经过老师的指导,也知道怎么做了,但是后面做起来还是困难重重,我们连socket连接都不是很熟,更别说自定义协议了,所以对于这个项目几乎是0开始,一点一点摸索。到初赛交作品那天,我们只完成了手机端,电脑端没有完成,而且文档也是拼拼凑凑而来的。经过几天的评选,发现我们进决赛了!真是有点惊讶。然后在这个暑假,我们几乎花所有的剩余时间来完善它。最后终于完成了电脑端。决赛的地点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一个农村的孩子,第一次出本省,此行对我意义重大,做了20小时火车终于来到南京。到了站,发现还有志愿者来接,这个比赛在我心目中瞬间高大上起来。来到学校大门就看到大大的横幅,横幅上写着“欢迎参加第五届软件设计大赛”啥的,而且有各种企业的祝比赛成功之类的横幅。看到这些,觉得比赛还是比较隆重的,内心汹涌澎湃。去 了到,举办方送参赛服,送宽带帐 ,送创意小风扇,送饭票,还安排住宿。住的地方也是4人一间,环境不错。
本届比赛的规则是:本届初赛有4093个队伍 名,总共有219个队伍进入决赛,其中有5个海外队伍。比赛有3个环节:第一轮展示,第二轮展示,最终答辩。第一第二轮累计分数多的队伍才有机会进最终答辩。第一轮展示的分数占总分的30%,第二轮展示占总分的70%。第一轮展示的评分是各指导老师(5%)和企业专家(25%)。第二轮展示是高校专家(45%)和企业专家(25%)。本届比赛有特等奖1名,一等奖12名,二等奖60名,剩余队伍三等奖。也就是说,进入决赛的至少有三等奖拿。瞬间降低了三等奖的含金量有木有。
第一二轮的展示比较轻松,都是坐在固定的位置上等待老师和专家来评审,专家来了就给他们展示作品。最终答辩那天去玩了,没得去看,不知道情形,就不说了。我们的作品基本功能都有了,我们这个课题的有22组,我们排第6,但是还是三等奖╮(╯_╰)╭。一二轮评审后还有个招聘会,去参加了,就投了一家,估计没什么希望。无奈,卷行李回校。
感言:这比赛还是比较正式的,竞争也比较激烈,还有研究生和海外选手来参加。举办方考虑也很周到,提供吃住,而且没有参赛费。比赛也公平公正,专家和评委们都是专业的,一看就知道你做的如何,评审过程他们也非常的认真和仔细。总之,参加这个比赛收获很多,无论是在技术上的,团队合作上。眼界也开阔了。如果有机会,下届还会参加。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