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农做了很多年了,当软件需要在多台机器上进行调试开发时,在每个机器上修改的代码,同时需要同步到其他调试的机器上,然后再进行编译调试,发现问题,继续修改,同步,不断重复这个过程
半年之后,第一个版本出炉了。功能全部实现,文件同步,双向、实时、无服务器中转,还是增量同步,意外的收获啊。不过,bugs一箩筐,频繁的异常、闪退,文件不同步,冲突文件处理错误,等等。每天调试,debug,多的时候,五、六台机器一起调,阅读天量的bugs日志文件,分析查找问题。记得那段时间刚好是夏天,我们的办公室在顶楼,还没有安装空调,身在新晋三大火炉之一的杭州,靠着一把破电风扇,每天赤膊大战炎热,代码在汗水的浸泡下日趋完善。呵呵,这是题外话,扯远了。但此时同步功能已经可以用起来,同步修改代码极大提高了调试效率,这也更让自己相信,这个功能可以给更多有像我一样需求的人以方便和帮助。这段时间,恰逢全国各地创业咖啡馆雨后春笋般的兴起,天使投资热潮席卷而来,各种创业活动对接会在咖啡馆中密集举办,我们拿着这个尚有bugs的demo,试图寻找独具慧眼的天使降临。形形色色的投资人让我们大开眼界,同时也浇灭了我们的那点天真的欲望。去说服一个你并不熟悉的“天使”,投资百万级的资金,给一个码农团队的概率,比买体育彩票中500万高不了多少。我们迅速中断了持续2个月左右的融资尝试,将所有精力放在了完善项目上面。尽快投放产品给广大用户使用,才是正道。
时光如梭,转眼又是半年。终于,我们的端端(Clouduolc)上线发布了。免费,无限量,双向、实时、无服务器中转的文件同步功能上线了,这真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不过,别高兴的太早,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慢慢的,开始有用户找到并开始使用,问题也开始反馈回来了,各种各样的,真让我们大吃一惊,自己用用很好的东西,怎么会如此不堪这就是现实,十个用户,一千个用户,和一万个用户,量变引起质变。不经过大量用户的洗礼,产品无法从玩具进化成工具。我们得到的惨痛教训就是,应该更早的将产品发布给用户使用,那怕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用户是最终的裁定者,他们决定产品的形态和走向。我们砍掉了一些自以为是但用户根本不用的功能,增加了许多简单但是用户强烈要求的功能。问题不少,幸运的是,我们的一批用户一直伴随着我们一路前行,让产品不断的完善、进化。到今天,产品终于达到了一个阶段性的版本,除了主打的同步功能,还扩展了远程控制、大文件传输、简单的即时通信功能,更有详细的工作日志。
这一篇,算是对端端(Clouduolc)诞生的一个简述。从下一篇起,开始逐步介绍端端(Clouduolc)的一些使用技巧。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