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课程介绍
大一第一学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分为《计算机文化基础》和《计算思维与程序设计基础》两门课程。
1.《计算机文化基础》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该课程介绍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训练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包括汉字输入、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Microsoft Office常用软件(Word、Excel、PPT)的使用等,使学生熟悉微型计算机的操作环境。学生学习完该门课程可参加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
2.《计算思维与程序设计基础》针对部分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Office软件使用较熟练,且对计算机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参加该课程的同学,将学习更多关于计算思维和编程的技能。后续也可根据需要选修程序设计高阶课程,参加计算机二级考试。
授课方式
48课时(12周,每周4课时)
《计算机文化基础》和《计算思维与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授课时段在同一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基础选择参加其中一门课程。
选课方式
1. 开学后通过教务选课系统选课,具体选课时间和方法届时将再通知
2. 授课人数:
《计算思维与程序设计基础》:根据教学时段共开设9个班,40人/班
其他学生参加《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
3.《计算思维与程序设计基础》选课注意事项
如果教学班选课人数太少,该班取消开设。
如果教学班选课人数多,将根据师资情况增开班级或者进行筛选,筛选依据为学生的高考数学成绩(不同省份高考规则可能有差异,但都将折合成100分进行筛选)
选课并开课成功后,不能中途退出。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