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要搞车,今日被马斯克侧面证实了。
在造车计划、首款新车明年9月发布、还有突破性电池技术等一系列消息之下,苹果这两天成为科技和汽车领域头版头条。
但更劲爆的是,马斯克“火上浇油”,亲自给这一热点曝了新猛料:
在Model 3项目最“至暗时刻”,我曾找库克讨论苹果收购特斯拉的可能性,作价是如今市值的十分之一(约600亿美元)。
但万万没想到,库克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一个。
有外媒为特斯拉算了一笔账:每分钟烧掉6700美元。
更难的是,整整一年之后,特斯拉依然没能翻身。
产能问题,还让公司经营问题在2019年统统曝光。
年初开始,特斯拉裁员7%,被寄予厚望的Model 3交付依然没解决,而如果股价继续走低、公司又无法扭亏,现金流可能就会断掉。
2019年3月,美国价值投资人俱乐部VIC,发表了做空 告。
但市场并不买账,特斯拉的估价跌破了200美元。
当时有很多分析师,特斯拉已经走在破产边缘,而最大的潜在买家,就是苹果。
这也是马斯克的至暗时刻。
一系列糟心的难关,让他信口开河“私有化”,最终被美国证监会调查,董事长头衔被“吊销”,曾经跟乔布斯相提并论的硅谷钢铁侠,被质疑为“美国贾跃亭”。
特斯拉困局,自此开始转折。
有中国压阵的Model 3基本盘,特斯拉整体昂扬向上,市场和资本又开始热捧特斯拉。
2019年四季度,特斯拉在中国销量开始反超北美,特斯拉也实现首次盈利。
2020年1月,马斯克亲自来上海参加国产Model 3交付仪式,在现场激动的说出:
没有中国的支持就没有特斯拉的今天。
甚至还激动的跳舞助兴:
所以结合这一系列背景,大概也能管窥马斯克的自曝心态:
当年我钢铁侠山穷水尽,不得不向不喜欢的苹果低头求收购……你库克竟然看都没看一眼。
现在好了,特斯拉市值可已是求收购时作价的10倍了。
嗯,有嘚瑟的成分,也有“曾经对我爱答不理,今天你高攀不起”的心态。
虽然具体样式和供应链合作方,还没有准确消息……
但“苹果要造车”,并不是一个秘密。
早在2013年,苹果进军汽车领域便埋下伏笔,当时推出了“iOS in the car”计划,期望将iOS 7全面整合到各大主流汽车厂商的车载系统之中。
而就在次年,也就是2014年,一个名叫“泰坦项目”(Project Titan)的计划逐渐浮出了水面。
然而浩荡声势之下,其后苹果却又被曝出一系列不顺进展。
2016年,泰坦项目的推进工作出现了极大的分歧:
由苹果前汽车项目负责人Steve Zadesky领导的团队,希望开发的是半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而Jonathan Ive领导的团队,则希望打造一个全自动驾驶平台。
换句话说,一个要造整车,一个看重软件平台。两大“领导”意见不合,自然搞不下去。
随后,苹果给出解决方案——返聘当时已经退休的前高管Bob Mansfield,并由他来接管“泰坦项目”。
Bob Mansfield上位,更倾向于“开发软件和支持解决方案”,于是有新消息称:整车研发计划已经被砍。
而且其后一系列苹果汽车方向的举动来看,确实也更加面向软件和技术,比如自动驾驶。
硅谷路上也开始出现苹果的自动驾驶测试车。
所以还有过江湖传闻,苹果的软硬件一体汽车,很可能会率先以一个车载AI交互系统亮相。
谁知话音未落,苹果就被曝出了突破性电池技术进展,并且整个项目可以大大提速。
而且虽然苹果从未制造过汽车,特斯拉花了17年才搞定供应链。
同时,潜在的苹果汽车供应链上下游公司,也一同受益。
外媒总结:Lumentum(激光芯片)大涨9%,思佳讯(通信)涨超2%,Qorvo(雷达和通信设备)涨1.8%,Jabil(通信设备)涨超1%。
电动汽车芯片制造商Cree也涨超2%。
而激光雷达传感器系统制造商Velodyne Lidar的股价上涨了11%左右。此前苹果测试车辆,使用的就是他们家的激光雷达。
而中国的新势力们也纷纷下跌。
理想汽车跌超6%,小鹏汽车跌超5%,蔚来汽车跌超4%。
华尔街的分析师们,现如今都开启了果粉模式。
Evercore分析师表示:“电池成本是电动汽车大规模普及的主要障碍之一,如果苹果实现了电池技术上的突破,那么这可能成为最终推进生产的动力。”
或许是因为太专业插不上话,或许是一切还早。
而对于更多的果粉朋友而言,更关注的话题只有一个:
苹果电动车,送不送充电器/p>

追踪AI技术和产品新动态
一键三连「分享」、「点赞」和「在看」
科技前沿进展日日相见~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