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的老代码,你敢动?

对程序员来讲,维护老代码是最恶心的事儿之一。没说的,就是恶心,公认的恶心,连我这种自认为随意、灵活、代码适应性强、没有原则的老程序员也觉得维护老代码是一种罪。如果你恨一个程序员,就让他去维护年久失修摇摇欲坠的老代码吧。

这种时候,老代码就老而成精有了生命,每当有新人进来,它都会用特有的超出我们耳力边界的高频发出声音:警告,警告,一波新程序员正在赶来,快给它们点厉害杀杀它们的士气。

而且,部分熟悉老代码的老程序员也会谆谆告诫我们,这几个文件不要动,这几个类不要动,这里一改就奔溃,那里一改就连不上服务器,雷区标识很多。还有那一进来就因为被告诫而根本就没看过老代码的程序员也会告诫我们,那代码谁也不懂,多少年没人动过了,不动为妙,免惹麻烦……

故事就这样发生了,禁忌就如此这般传承下来。我们知道那里可能有问题,可是没人敢去动它,等最后一个熟悉一部分老代码的程序员悠然远去,此地空余叹息,从此以后,新来的程序员就成了想吃香蕉的猴子。

动,还是不动/h2>

老代码成了禁忌,我们往往被迫(没时间或不愿意或害怕或不屑)在漂浮海面的冰山的尖尖上修修补补,深入了解深层代码成了谁也不愿言说的痛。

然而都不懂看代码都不动老代码,老代码只能越来越老越来越陈腐,越来越没人敢动。越往后动的代价越高越没人敢动。这对公司和团队都不好。裹一层又一层,终将积重难返成为裹脚布,无人问津。

而一旦老代码没人能够把握,这些作为资产的代码实际上已经丢了,不再有价值增长了,原本领先的优势随着同行们百舸争流的追赶渐渐失去了。

这是对企业是一种损失。读程序员其实也是一种损失。

为什么这般讲/p>

情人还是老的好

程序员有个毛病:自己不写文档却老抱怨别人的代码没文档,而碰见了有文档的代码却又往往弃文档如敝履。所以,业界流传一句话:代码即文档。所以,业界的代码和文档,少见匹配的。

哇咔咔咔,对吧。

所以,我们只能接受这个现实:代码即文档。

所以,对维护老产品的程序员来讲,要想弄明白老产品的逻辑,就只要如下两个办法:

  • 找到熟悉产品的前辈,让他给你讲讲。如果你找了产品经理,他只能告诉产品设计上如何如何。如果你找了程序员,他通常会说就是这样那样,然后说一句高深莫测又拉仇恨的话:看看代码就明白了。
  • 自己啃代码,啃代码,啃代码。

Ok,维护旧产品,弄明白产品设计逻辑和代码实现逻辑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能弄懂代码是如何实现产品和业务的,还是有非常重要的好处——对程序员来讲很重要的好处:

文档是会过时的,代码是不会说谎的,读懂代码,你就真真正正明白了业务是如何实现的。对于没人敢动而又核心的老代码,你搞明白了,就占领了战略要地。

这里我要引用格力空调的一句广告词:掌握核心科技。不管这是吹的还是怎的,话说得不错,掌握核心科技才有竞争力,对程序员来讲也是一样,唯有掌握核心业务和代码,才能彰显自己的价值

除此之外,读代码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途径,尤其是经历过线上考验的代码,必然尤其过人之处。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既可以学到业务,也可以学到设计。退一万步讲,即便你认为你水平远超一般人属于一针顶破天的那位,也还是可以从当时、当地的选择中学到东西:见贤可以思齐,见过可以自省。

所以,我的主张是:老代码,动啊,为什么不动!

不能拒绝时就接纳,无需排斥,何时何地都可以修行,只要有心,处处都是成长的机会。最不济,也锻炼了阅读代码的能力,庖丁解牛之技成了,也可以在将来以无刃入有间,发挥用武之地。

至于怎么读代码改代码,相信比学宋仲基撩妹容易多了,一句话:多读读就好了。当然展开来讲也可以有很多技巧,我后面会有一篇文章来谈。


相关阅读:

  • 为毛你深陷故障驱动式开发
  • 程序员的4种心态与4种将来
  • 大龄程序员的未来在何方
  • 程序员的能力拓展模型

更多程序员职业生活与发展的文章,请关注我的微信订阅 “程序视界”(programmer_sight):

十年的老代码,你敢动?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3月17日
下一篇 2016年3月1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