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设计模式–第三章 结构型模式–桥接模式

目录

  • 第三章 结构型模式
    • 1、结构型模式概述
    • 2、桥接模式
      • (1)模式的定义与特点
      • (2)模式的结构与实现
      • (3)应用场景
      • (4)扩展

第三章 结构型模式

1、结构型模式概述

结构型模式描述如何将类或对象按某种布局组成更大的结构。

  • 类结构型模式:采用来组织接口和类,
  • 对象结构型模式:采用来组合对象。
  • 由于组合关系或聚合关系比继承关系耦合度低,满足“合成复用原则”,所以对象结构型模式比类结构型模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结构型模式分为以下7种:

  1. 代理(Proxy)模式:客户端通过代理间接地访问该对象,从而限制、增强或修改该对象的一些特性。

  2. 适配器(Adapter)模式: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能一起工作。

  3. 桥接(Bridge)模式:将,使他们可以独立的变化。用组合关系代替继承关系来实现,从而降低了抽象和实现这2个可变维度的耦合度。

  4. 装饰(Decorator)模式:动态的给对象,即增加其额外的功能。

  5. 外观(Facade)模式:为多个复杂的子系统, 使这些子系统更加容易被访问。

  6. 享元(Flyweight)模式:运用共享技术来有效地。

  7. 组合(Composite)模式:,使用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具有一致的访问性。

注:以上7种结构型模式,除了适配器模式分为类结构型模式和对象结构型模式2种,其他的全部属于对象结构型模式。

2、桥接模式

(1)模式的定义与特点

  1. 定义: 将抽象与实现分离,使它们可以独立变化。它是用组合关系代替继承关系来实现,从而降低了抽象和实现这两个可变维度的耦合度。
  2. 优点:
  • 1)由于抽象与实现分离,所以扩展能力强;
  • 2)其实现细节对客户透明。
  1. 缺点:由于聚合关系建立在抽象层,要求开发者针对抽象化进行设计与编程,这增加了系统的理解与设计难度。

(2)模式的结构与实现

  1. 结构
  • 抽象化(Abstraction)角色 :定义抽象类,并包含一个对实现化对象的引用。
  • 扩展抽象化(Refined Abstraction)角色 :是抽象化角色的子类,实现父类中的业务方法,并通过组合关系调用实现化角色中的业务方法。
  • 实现化(Implementor)角色 :定义实现化角色的接口,供扩展抽象化角色调用。
  • 具体实现化(Concrete Implementor)角色 :给出实现化角色接口的具体实现。

结构图:

  • 关键是聚合实现抽象化角色桥接实现化角色
  1. 实现

例:视频播放器

需要开发一个跨平台视频播放器,可以在不同操作系统平台(如Windows、Mac、Linux等)上播放多种格式的视频文件,常见的视频格式包括RMVB、AVI、WMV等。该播放器包含了两个维度,适合使用桥接模式。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Java技能树首页概览91537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9月9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