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 Python

人生苦短

人生苦短,我用 Python —— Life is short, you need Python

  1. 年的圣诞节期间,吉多·范罗苏姆 为了在阿姆斯特丹打发时间,决心开发一个新的 解释程序,作为 语言的一种继承(牛人就是不一样,动不动就要造语言解释程序
  2. 是由吉多参加设计的一种教学语言,就吉多本人看来,ABC 这种语言非常优美和强大,是专门为非专业程序员设计的。但是 ABC 语言并没有成功,究其原因,吉多认为是 非开放 造成的。吉多决心在 Python 中避免这一错误,并获取了非常好的效果
  3. 之所以选中 Python(蟒蛇) 作为程序的名字,是因为他是 电视剧——蒙提·派森的飞行马戏团(Monty Python’s Flying Circus)的爱好者
  4. 年,第一个 Python 解释器 诞生,它是用 C 语言实现的,并能够调用 C 语言的库文件

解释器

计算机不能直接理解任何除机器语言(0, 1)以外的语言,所以必须要把程序员所写的程序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计算机才能执行程序。将其他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的工具,被称为编译器

编译器翻译的方式有两种:一个是 编译,另外一个是 解释。两种方式之间的区别在于翻译时间点的不同。当编译器以解释方式运行的时候,也称之为 解释器

翻译如下

Python之禅 by Tim Peters

优美胜于丑陋(Python 以编写优美的代码为目标)
明了胜于晦涩(优美的代码应当是明了的,命名规范,风格相似)
简洁胜于复杂(优美的代码应当是简洁的,不要有复杂的内部实现)
复杂胜于凌乱(如果复杂不可避免,那代码间也不能有难懂的关系,要保持接口简洁)
扁平胜于嵌套(优美的代码应当是扁平的,不能有太多的嵌套)
间隔胜于紧凑(优美的代码有适当的间隔,不要奢望一行代码解决问题)
可读性很重要(优美的代码是可读的)
即便假借特例的实用性之名,也不可违背这些规则(这些规则至高无上)

不要包容所有错误,除非你确定需要这样做(精准地捕获异常,不写 except:pass 风格的代码)

当存在多种可能,不要尝试去猜测
而是尽量找一种,最好是唯一一种明显的解决方案(如果不确定,就用穷举法)
虽然这并不容易,因为你不是 Python 之父(这里的 Dutch 是指 Guido )

做也许好过不做,但不假思索就动手还不如不做(动手之前要细思量)

如果你无法向人描述你的方案,那肯定不是一个好方案;反之亦然(方案测评标准)

命名空间是一种绝妙的理念,我们应当多加利用(倡导与 召)

Python 开发者的哲学是:用一种方法,最好是只有一种方法来做一件事

如果面临多种选择,Python 开发者一般会拒绝花俏的语法,而选择明确没有或者很少有歧义的语法

二、给你选择 Python的理由

代码量少,第三方库多,人工智能首选语言之一…,同样的问题,用不同的语言解决,代码量差距还是很多的,一般情况下 是 的 1/5,再看看各语言之父,就知道人生苦短,我用 Python。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Python入门技能树首页概览208656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3月11日
下一篇 2020年3月11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