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点 FPA 方法
(一) 简介
FPA 是从用户角度出发度量软件规模的一种方法。它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将系统分为数据功能和事物功能两大类,分别根据具体的规则来计算功能点,最后结合系统的特征因子来调整功能点数, 从而得到最终的系统规模。
FPA 较适用于商业数据处理、管理信息系统的估算,因为它能更好地反映系统需求上的复杂度和数量。从满足客户需求的角度讲,FPA 具有阶段性,对用户早期参与项目管理、项目经理制定项目计划更有意义。
(二) 重要概念
功能点估算法是从用户视角出发,对软件的规模从逻辑设计的角度进行度量的标准方法。
在功能点估算的过程中,以下概念应贯穿始终:
1、 用户视角
用户视角(User View)是指功能点被用户所认可,由用户需求书面正式描述,且独立于所采用的开发技术。
2、 穿越系统边界
穿越系统边界(Application Boundary)是指数据或控制信息由系统内发送到系统外,或由系统外发送到系统内。
是否穿越系统边界是 FPA 重要的判断标准。
3、 IPO 的异同
输入(Input)、处理过程(Process)和输出(Output)的同与不同亦是FPA 重要的判断标准。
(三) FPA 估算方法基本步骤
FPA 将数据功能分为两类,分别为内部逻辑文件(ILF)和外部接口文件(EIF)。
1) 识别内部逻辑文件 ILF
内部逻辑文件(Internal Logical File,简称ILF)是在系统边界内部维护的一组用户可识别的逻辑上相关的数据或控制信息。ILF 的首要目的是保存由被度量系统的一个或多个基本流程维护的数据。
2) 识别外部接口文件EIF
外部接口文件(External Interface File,简称 EIF)是用户可识别的、逻辑相关的数据组或控制信息组,其由被度量应用所引用,但在另一应用边界内维护。EIF 的主要目的是保存由被度量应
用的一个或多个基本过程引用的数据。这意味着一个应用的 EIF 必定是另一个应用的ILF。
3) 识别数据功能 DET
数据元素类型(Data Element Types,简称DETs)是指在一个
ILF 或EIF 内,用户可认知的、唯一的、非重复的字段。如客户姓名、年龄、地址、联系方式等。
4) 识别数据功能 RET
记录元素类型(Record Element Types,简称 RETs)是指在一个ILF 或EIF 内,用户可认知的数据元素子集。如客户的家庭信息为客户信息的 RET
5) 确定ILF 或EIF 的贡献度
根据每一个已确认的 ILF 和EIF 的复杂度(DETs 和RETs 数量),对其进行分类,并赋予未调节功能点数值(Unadjusted Function Points,简称UFP)的过程,即为确定其贡献度
4、 度量事物功能
事物功能的计算工序(Counting Procedures)包括以下活动:
5、计算功能规模
1) 计算未调整功能点数
UFP= ILFs+EIFs+EIs+EOs+EQs
2) 确定系统调节因子
在实际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因技术因素和环境因素会对软件项目工作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根据组织级基准库设定相关调整因子(System Adjustment Factor,简称SAF)。如应用类型、质量特征、开发语言、团队背景、评估时点等。
计算调整后的功能点数 AFP=UFP*SAF
3) 确定生产率PDR
可根据系统特点测算组织级系统基准生产率。4)测算工作量
工作量 AE=AFP*PDR
6、 告功能点计数结果
以上就是软件项目工作量评估方法简述之功能点方法(FPA)所有内容。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