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进行服务端软件开发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把数据存储在数据库里。而服务端系统遇到的第一个性能瓶颈,往往就发生在访问数据库的时候。
这个时候,大部分工程师和架构师会拿出一种叫作“缓存”的武器,通过使用Redis或者Memcache这样的开源软件,在数据库前面提供一层缓存的数据,
来缓解数据库面临的压力,提升服务端的程序性能。
1、时间局部性
2、空间局部性
3、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实际在存储中的应用
2、把数据放在内存
4、以上案例就利用了局部性原理
2、内存的随机访问请求需要100ns
4、缓存没有命中
当然,这里我们只是一个简单的估算。在实际的应用程序中,查看一个商品的数据可能意味着不止一次的随机内存或者随机磁盘的访问。对应的数据存储空间也不止要考虑数据,
还需要考虑维护数据结构的空间,而缓存的命中率和访问请求也要考虑均值和峰值的问题。
通过这个估算过程,你需要理解,如何进行存储器的硬件规划。你需要考虑硬件的成本、访问的数据量以及访问的数据分布,然后根据这些数据的估算,来组合不同的存储器,
能用尽可能低的成本支撑所需要的服务器压力。而当你用上了数据访问的局部性原理,组合起了多种存储器,你也就理解了怎么基于存储器层次结构,来进行硬件规划了。
四、总结延伸
这一讲,我们讲解了计算机存储器层次结构中最重要的一个优化思路,就是局部性原理。
在实际的计算机日常的开发和应用中,我们对于数据的访问总是会存在一定的局部性。有时候,这个局部性是时间局部性,就是我们最近访问过的数据还会被反复访问。
有时候,这个局部性是空间局部性,就是我们而局部性的存在,使得我们可以在应用开发中使用缓存这个有利的武器。比如,通过将热点数据加载并保留在速度更快的存储设备里面,
在速度更快的存储设备里面,我们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来支撑服务器。
通过亚马逊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可以通过快速估算的方式,来判断这个添加缓存的策略是否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以及在估算的服务器负载的情况下,
需要规划多少硬件设备。这个“估算+规划”的能力,是每一个期望成长为架构师的工程师,必须掌握的能力。
最后,回到这一讲的开头,我问了你这样一个问题,在遇到性能问题,特别是访问存储器的性能问题的时候,是否可以简单地添加一层数据缓存就能让问题迎刃而解呢/p>
今天这个亚马逊 站商品数据的例子,似乎给了我们一个“Yes”的答案。那么,这个答案是否放之四海皆准呢面的几讲,我们会深入各种应用场景,进一步来回答这个问题。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MySQL入门技能树首页概览31286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相关资源:实例讲解分布式缓存软件Memcached的Java客户端使用-其它代码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