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库安装前工作

数据库安装前工作

前期沟通

整体介绍

硬件环境,了解到手的硬件资源是否满足部署需要。
软件环境,确定操作系统版本和数据库版本情况。
实例参数确定,了解源端库信息,确保实例可用。

硬件环境对接

参数1:开启
参数0:关闭
建议关闭

软件环境对接

实例参数确认

防火墙检查

添加端口到白名单:

Redhat6添加端口到防火墙(iptables):

Redhat7/8或者Centos7添加端口到防火墙(Firewall):

修改命令:

检查 络

检查命令如下:

ethtool eth0

格式化分区

检查磁盘IO

测试的意义:
传统关系型数据库的最大瓶颈之一就在于磁盘的读写速率上,因此检测磁盘的IO速率是十分必要的。
实操如下:
测试方式有dd命令、nmon测试工具、OSW测试工具等,可以优先使用便捷的dd来检测。
dd bs=32k count=20k if=/dev/mapper/VolGroup-lv_root of=/opt/dmdbms/test oflag=dsync
参数注释:

  1. bs=设置块的读写大小。
  2. if=文件名:输入文件名。
  3. of=文件名:输出文件名。
  4. count=blocks:仅拷贝blocks个块,块大小等于ibs指定的字节数。
  5. 1.数据库安装前工作
    Centos6永久修改

    Centos7永久修改
    修改内核引导参数,加入elevator=调度程序名

    关闭Swap

    关闭意义:
    在Linux下,SWAP的作用类似Windows系统下的“虚拟内存”。当物理内存不足时,拿出部分硬盘空间当SWAP分区(虚拟成内存)使用,从而解决内存容量不足的情况。
    数据库系统一般都对响应延迟比较敏感,如果使用swap代替内存,数据库服务性能必然不可接受。
    关闭命令:
    临时修改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6月22日
下一篇 2022年6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