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软件系统评估的分类
为了能够对软件系统作出科学的评估,需要综合考虑软件系统的各个方面的特性,对软件系统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我们根据软件系统的性能、效能、经济性三个方面,把对软件系统的评估分为三类:
1、经济性评估
经济评估主要从研制软件系统的科技投资效益的角度来考虑的。从投资学角度来讲,建设这样的软件系统,将花费多少费用,是否符合需求方的支撑能力追求系统高效能的同时,投资费用却要受到限制,不能超出需求方的经济水平,故只能采取折中的办法。在投资前对多个被选方案分别进行经济性能评估,然后由决策者从中选择认为是最为可行的一种。经济性评估的主要内容就是费用预测。
2、效能评估
系统效能,是预期一个系统满足一组特定任务的程度的量度。它是系统的综合性能的反映,是系统的整体属性。效能评估,就是要对系统进行综合分析,把系统的各项性能与任务要求综合比较,最终得到表示系统的优劣程度的结果。
软件系统的效能,可以细分为软件系统的自身效能和应用效能。自身效能是软件系统本身固有的性能,它体现了软件系统本身的完备性;应用效能是软件系统在应用过程中的体现的效能,是对 会的贡献。
3、性能评估
系统性能评估是对系统的单项指标的评估,与效能相比,系统性能是绝对的,针对于产品。而效能是比较抽象的,针对于用户的。对于复杂的软件系统,系统的性能指标包扩很多内容,有关文献把其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用户层次;
第二,系统负责人层次;
第三,子系统设计者层次;
不同层次的工作人员,对系统性能指标的侧重程度是不一样的。
三. 软件系统评价的主要任务、应掌握的原则、注意的问题
1、评价的主要任务有以下方面:
分析论证软件系统的组成规模和方案优劣
检验软件系统的完备性、一致性和正确性
论证软件系统内部要素的相互关系和对系统总体效能的影响
软件系统结构合理性分析
软件系统效能指标的灵敏度分析
2、应掌握的原则和观点
系统的观点
软件系统的效能不是系统各个子系统效能的简单总和而是有机综合
满意的观点
软件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严格数学意义上的系统最优概念是不存在的,只能求得满意的系统和可行的解
目标和准则的观点
系统的优劣是相对目标和准则而言的
3、要注意的问题:
所阐述的问题是否为实际性的问题
评估过程中所作假定的合理性问题
效能度量与任务目标的相称性问题
评估方案的合理性问题
评估模型正确性及敏感性问题
评估的可信度问题
四. 软件系统评估存在的问题

对软件系统评估理论和研究现状的认识是我们研究的起点,从中可以确定提高的方向,目前对软件系统的评估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多元化的评估标准
这是指评估的观点不一致,标准不统一,各种评估结果之间缺乏对比性。这种非制度化、非标准化、非规范化的状态造成了评估权威性的失落,使得相当多的人对评估抱有一种“怎么都行”的态度。
2、效能指标的无限定性
这是指效能指标或者不与使命任务相联系,或者不和具体的应用环境相依存,脱离了约束条件而抽象存在。这种指标对于指导具体使用是空泛无力的。
3、向技术指标倾斜存
这是用若干技术指标构造效能指标,甚至直接用用技术指标代替效能指标的做法,即把效能指标建立在技术指标之上。这样的评估要么不能综合地反映系统效能,要么不能可靠地反映出复杂多变的系统行为效果。
4、评估过程的不可重复性
如果评估过程不具有可重复性,就会使评估结果失去必然性。
目前的评估方法和模型纷繁不一,其中影响较大的有SEA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Petri分析法、试验床法、影响图方法、步骤化指控评估结构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和模型,这些方法和模型以评价目的为中心,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软件系统的评价问题,在实际的应用中得到了许多的积极成果,但也同时暴露出了需要继续完善和进一步发展的地方。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对这种理论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指明一些问题,在评估的思想和方法上阐明自己的观点。
五. 软件系统评估的步骤
通常的软件系统评估由七个步骤组成,即:问题定义、确定系统边界、过程定义、静态与动态集成、评估指标确定、数据产生、指标综合。
1、问题定义(Problem Formulation):就是针对特定的问题提出决策者的需求和目标。这一步骤的输出就是对问题的一个更精确的说明和描述,而且这一说明和描述可以翻译成系统要达到的目标。这个目标又应进一步具体化为系统的实际目标而且是可操作的。在这一步骤中,评价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的概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