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传统三层架构使命已达
现在新的问题又来了,在传统三层架构被更加高效、灵活的超融合取代后,接下来,企业的IT基础架构又会向着哪个方向演进核心驱动力又是什么呢/p>
2020年的一场新冠疫情打乱了企业正常的业务节奏,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企业开始重新思考,未来IT演进的路线和轻重缓急。云指数 告列出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未来12个至18个月中企业用户IT工作的优先级排序,提升居家办公的能力、部署混合云解决方案、提高IT运营效率、提高IT基础架构、加强灾难恢复等排了靠前的位置,印象中很多人比较关注的削减IT相关支出这一因素反而位次靠后。笔者就曾听到有些客户这样表示:“只要你能帮我解决数据库运维的问题,要多少钱都Ok!”由此可见,解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才是最根本的。
另一组调查数据似乎也印证了上述观点。云指数 告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谈到企业迁移到云基础架构上的原因时,仅有26%的被访者表示是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而更高比例的用户则认为,更好地控制IT资源的使用、更好地支持客户、提升灵活性以满足业务需求等才是加速实现云化的主要原因。此刻,我们也许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成本并非基础架构变革背后的主要驱动力,全面满足快速变化的业务需求才是第一位的。我们在看待和采用超融合时,也要换换角度和思维模式了。
对比全球和中国的数据,超融合在中国的部署和应用只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火”。云指数 告显示,已全面部署了超融合的中国用户比例为18%,高于16%的全球平均水平;在未来12个月内将部署超融合的比例,中国(37%)也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3%);当前完全没有部署超融合计划的中国用户仅有1%,而全球的这一比例为7%。诸多成功案例显示,超融合已经不仅仅用于一些边缘化的、非关键性的应用场景,而是进入了企业最核心的应用层,成为承载企业整个IT基础架构的基石,以及向云演进的阶梯。
说到这,让我联想到Nutanix自身的演进。Nutanix被称为超融合的鼻祖,甚至被当成超融合的代名词,直到现在仍有很多人执拗地将Nutanix当成是超融合厂商。但在Nutanix的长期发展规划中,超融合只是一个开端,或者说是一个根基,是实现对传统架构变革的一个最有力的武器。大量调查数据已经证明,超融合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取代传统架构的历史使命,接下来它的责任将是助力企业用户实现向云的跃升。跟随这一大的发展趋势,今天的Nutanix也已成长为企业云方案供应商,在软件方面凸显出超强的能力,包括企业云操作系统及管理等。Nutanix中国区资深产品经理吴孔辉介绍说,在2020年12月Gartner最新发布的超融合软件魔力象限 告中,处于领导者象限的厂商数量大幅减少,而Nutanix则毫无争议地位列其中。
因为混合云、多云战略是Nutanix客户的共识,所以Nutanix也在不断探索,想方设法帮助客户更好地完成这一战略转变。马莉认为,在中国,混合/多云市场大有可为,也让Nutanix有更多可以发挥的空间。
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Nutanix有的不只是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超融合基础架构),更是Hybrid Cloud Infrastructure(混合云基础架构)。
生态合作全面创新
从云指数 告来看,在超融合的接受程度,以及转向混合云部署方面,中国用户与全球是同步的,甚至还有一些超前。这也是Nutanix一直对中国市场“非常有兴趣”,并且愿意持续投入其中的原因所在。
不过马莉也坦承,中国的生态环境与其他国家不太一样,发展本地合作伙伴对Nutanix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从去年开始,Nutanix就在着重发展新的本地合作伙伴,不仅仅是在销售层面,而是多方位、多形态、创新型的合作。
举例来说,此前联想一直是Nutanix的OEM合作厂商,2020年双方又新签订了MSP协议。浪潮最近也与Nutanix签订了新的协议,将合作范围扩展到通过其销售渠道推广Nutanix的认证节点。另外,像奇安信、鼎甲等合作伙伴也与Nutanix进行了产品上的互认证。马莉表示,在中国的产业生态里,Nutanix不仅注重合作伙伴和经销商的数量,更希望发展优质的ISV、云服务商等合作伙伴,实现更高的市场覆盖率。
更多精彩

扫码关注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Java技能树首页概览92407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