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MP1系列教程连载-硬件设计篇1:初识STM32MP1系列微处理器

STM32MP1系列教程连载-硬件设计篇1:初识STM32MP1系列微处理器

一、与一只蝴蝶的邂逅

当年除89C51系列单片机雄霸校园外,还有性能稍强、外设稍微丰富一些的微控制器,例如Atmel的AVR,Microchip的PIC,TI的MSP430(16位,低功耗)、凌阳SPCE061A(16位,语音功能)、TI的TMS320(DSP)等,这些单片机在当时可以称为主流(可能不够严谨,但在笔者的大学确实是事实),在各类电子设计竞赛作品中,无论是国赛、省赛或者校园赛,总是能够发现它们身影。

2009年当时参加了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国内选拔赛,我们的主控方案采用AVR+CPLD的形式,AVR(ATMEGA128)单片机负责传感器数据采集、控制逻辑以及简单算法,CPLD负责处理码盘反馈数据。之所以采用CPLD(EPM570T100)是由于空心杯直流减速电机的码盘反馈数据量太大,单纯依靠AVR的中断采集或捕获,无法达到满意效果。比赛前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也很充实,那时在创新创业基地可以调试通宵,也不会觉着太困,因为总是有那么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周围陪着你一起玩,充满乐趣,充满着自豪。当真正的进入选拔赛,止步于16强时,才知道自己懂的太少,牛气的团队、牛气的人太多太多,北京科技大学机器人的速度、哈尔滨工业大学(冠军)的技术、东北大学的设计等等,在参观交流中,他们的控制平台很难找到8位机作为主控,ARM、DSP、CPLD、FPGA等方案已经应用到控制系统中,这对当时的我们而言,感觉到的是巨大的差异与反思。比赛结束回到学校,基地的老师给我一块紫色的学习板,让自己熟悉一下,看后续是否能够用到,也就是在那时,第一次真正的接触ST。

三、下个十年
物联 、人工智能、5G应用是最近几年热点,在智能硬件、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工业等领域,安全、 络连接、云服务、AI是主要技术切入点,使MCU未来的发展需要更高的性能、更强的物联和更安全的能力。

ST凭借多年积累的ARM Cortex研发经验扩大了STM32 MCU的功能,2019年推出该公司首款多核微处理器STM32MP1。STM32MP1是一款通用型微处理器(双核Cortex-A7+单核Cortex-M4),具有以下特点:

对于STM32MP1系列处理器的Cortex-M4内核、Cortex-A7内核的裸机开发部分、Linux驱动移植、应用开发以及项目应用会逐步进行连载。

下个十年,我们希望STM32MP1系列处理器能够像STM32在MCU市场的成功一样,让Linux系统与MPU的设计与应用不在那么的神秘,相信凭借ST在市场推广的力度以及决心,STM32MP1系列微处理器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至少笔者是相信的。

南风
2020.08.31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Python入门技能树首页概览210957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8月25日
下一篇 2020年8月2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