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之法书评

构建之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1. 构建之法,存乎一心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是把历史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前者讨论历史本身所研究的内容,后者讨论历史研究本身的历史。这种对于抽象的抽象的研究,正符合计算机领域 meta… 这样的思想。当年 xml 刚出来时,不少计算机和图书情 的大学生照本宣科地提到,xml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是 meta-data。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专家周老师在谈到史学理论的时候说到 (大意) ,学习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必先有历史的修养,要努力了解更多的史实,也就是先了解历史所研究的对象,然后才能涉及到以历史本身作为研究。

我想,周老师的意思是,没有”肤浅的”认识之前,先不要着急讲深刻。

一个例子事实与推论的例子。在 上在现实生活中,都有人跟我提到过,我国人民的善良与热爱和平;作为旁证,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杀战俘和屠城这样的事。这时,我愿意以一个建议结束讨论,就是请他去读一下五代十国那段历史。如果连基本史实都还缺乏,遽然得一结论过于草率了。

软件工程所讨论的是当代码量巨大、当涉及人数众多、当项目需求多变时所要解决的问题。而同学们在学习时根本就没有这样的需求。200来行的小程序,没有软件工程思想,也能完成,甚至更快捷。

在教学中,可能最大的问题还不是学生积累的代码量小,而是教师也是如此。作为实践类课程的教师,你又写过几行代码,读过几本软件工程著作呢。

我的偶像YMH曾经考虑过一个问题,算法课该让哪些老师上呢。我提议:这个好办,找几道ACM题,凡是申请上算法课的老师在线答题,谁答得好谁上。偶像说,那有些老师不会编程序啊。我说:不会编程上什么算法课。偶像大笑。

我坚信,一个优秀的将军,也许并非战场上最勇猛的那个战士,但是至少是合格的士兵。软件工程教学,教师须是身经百战,学生须亲力亲为,否则,玩具性质的项目、几行代码的实验课、走走过场不关心实用的工程,都是耍流氓而已。

实践类课程,理论如何应用,只能以真实案例呈现 (如果需要规模,那就应该有规模),而无法用形成上学的方式推演–否则就意味着工程可以自动化,无须人的创造性参与。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2. 阵而后战,兵法之常

如果工程思想的教学只能依靠师傅带徒弟,口口相授,那么教材和经典著作还有什么意义呢br>
如果是这样,面对软件工程书,明白的就是明白了,不明白的还是不明白。已经受过苦的人,有过相同经历的,能会心一笑;没吃过苦没糟过罪的,仍然鲁莽行事,事后一拍大腿,”哎呀邹欣已经说过这事儿啦,我当时怎么没明白呢,古人诚不我欺啊”。事实上,即使事后诸葛亮,也是亡羊补牢,尤未晚也。我们有多少知识是本科的时候学了,毕业以后多年才发现,原来在某个意想不到的地方才能用到。与课本相印证,能告诉你,你的失败并非偶然,你的境遇并不孤独,未避免同样的悲剧再次发生打下很好的基础。

我们一生,一共也完成不了几个项目。以岳飞之善战,据统计,他一生经历不过几十战役。他的经验或者理论,想来大多是熟读孙子兵法和分析别人的战例得来的。

所以说,阵而后战,兵法之常。前人的总结,现有的理论,适合的技术,优秀的paradigm,能给我们一定程度的行为约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技术犹刀也,是我们手臂的延伸,而且那上面还附着前辈杀手的灵魂。

3. 武穆遗书 有多厚

教师在选择教材时,除了受自己学识所限,要考虑学生的专业基础预备知识,还有一个有些无厘头的压力。

就是教材的价格。

领导们说,教材太贵了学生买不起,教材太厚了学生就不看了。图书馆采购的时候,鲜有优秀的国外教材和经典著作,而多是高校教师混成果用的薄册子。问为什么不多买些 o’reilly 这样的优秀作品呢:太贵。

作为大学本科的软件工程,不如叫做软件工程导论更合适,因为受课时和此时学生的经验所限,能涉及的知识都是蜻蜓点水,不得深入。导论类课程,到底是应该罗列完整的概念,这些名词学生们都听说了,从而”知识完整性”得到保证,还是浅显地了解其中的思想 (也许用了完全不同的名字),还是把徒弟领进门,让有兴趣的同学自行继续深入,没兴趣的同学就此止步,从思路上得到此许受益。这种争议见仁见智。

不过如果我是一个学生,我更愿意像读小说或者看电影一样,看到一些故事,以后用于类比,作为模板;而不希望接受高大上抽象的概念,如果能用非常好使,但是正如初高中背政治题,答案很清楚,唯独不知识该用在哪个问题上。

如果教材还要再薄一些,我希望它们是科幻小说。我根本不关心这些方法如何具体实施,理论依据是什么,你就领我去看它绚烂的效果,让我亲眼见到它好使得不得了。剩下的,当问题横在我的面前,解决问题的迫切会让学习的艰难、参考书搜集、教材的价格、案例什么的,所有这一切困难迎刃而解,不复存在。

这种效果的反面也正是现实,作为教师,你都不会编码,你都不会用软件工程的这些方法,怎么说服你的学生相信你学习你。所谓 learn from, 学生所学习的,不是教师的知识,而正是教师本人。

相关资源:管道壁厚计算软件_管道壁厚计算软件-制造工具类资源-CSDN文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6年5月18日
下一篇 2016年5月1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