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又叫做SDLC(Software Development Life Cycle),它是集合了计划、开发、测试 和部署过程的集合 。
- 需求分析:根据项目需求,团队执行一个可行性计划的分析。项目需求可能是公司内部或者客户提出的。这阶段主要是对信息的收集,也有可能是对现有项目的改善和重新做一个新的项目。还要分析项目的预算多长,可以从哪方面受益及布局,这也是项目创建的目标。
- 设计:系统架构和满意状态(就是要做成什么样子,有什么功能)和创建一个项目计划。计划可以使用图表,布局设计挥着文字方式呈现。
- 实现:项目经理创建和分配工作给开者,开发者根据任务和在设计阶段定义的目标进行开发代码。依据项目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可以需要数月或更长时间才能完成。
- 测试:测试人员进行代码测试 ,包括功能测试、代码测试、压力测试等。
- 进化:最后进阶段就是对产品不断的进化改进和维护阶段,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可能需要对某功能进行修改,bug修复,功能增加等
二、开发模式
1.敏捷开发 (Agile Development)
核心是迭代开发与增量开发
2.迭代开发 (Iterative Development)
对于大型软件项目,传统的开发方式是采用一个大周期(比如一年)进行开发,整个过程就是一次”大 开发”;迭代开发的方式则不一样,它将开发过程拆分成多个小周期,即一次”大开发”变成多次”小开 发”,每次小开发都是同样的流程,所以看上去就好像重复在做同样的步骤。
3.增量开发 (Incremental Development)
软件的每个版本,都会新增一个用户可以感知的完整功能。也就是说,按照新增功能来划分迭代。
三、持续集成(CI)持续交付(CD)持续部署(CD)
1.持续集成( Continuous integration )
持续集成是软件开发周期的一种实践,把代码仓库(Gitlab或者Github)、构建工具(如Jenkins)和测试工具(SonarQube)集成在一起,频繁的将代码合并到主干然后自动进行构建和测试。持续集成的目的,就是让产品可以快速迭代,同时还能保持高质量。它的核心措施是,代码集成到主干之前,必须通过自动化测试。只要有一个测试用例失败,就不能集成。通过持续集成,团队可以快速的从一个功能到另一个功能。在持续集成的过程当中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提交、测试、构建(容器需要构建, 编译型语言编译)、部署及回滚。
3.持续部署( Continuous Deployment )
持续部署,简称CD,它是在持续交付的基础上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工作,就是把手动部署到生产环境的方式升级为自动部署。看下图和上图在最后部署到生产环境中的区别。
3.远程仓库
4.提交代码
5.将本地代码提交到远程仓库

6.拉取远程仓库代码
[root@alvin-test-os data]# git pullremote: Enumerating objects: 5, done.remote: Counting objects: 100% (5/5), done.remote: Compressing objects: 100% (2/2), done.Unpacking objects: 100% (3/3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