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调用
前言
- 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软件,是用户和系统交互的操作接口,为它上面运行的程序提供服务。
- 操作系统内核——操作系统的内核,负责管理系统的进程、内存、设备驱动程序、文件和 络系统。一个内核不是一套完整的操作系统。例如Linux。
- Linux操作系统——基于Linux内核的操作系统。通常由Linux内核、shell(特殊的应用程序,提供运行其他程序的接口)、文件系统和应用程序组成。常见的有:Redhat、Fedora、Centos、Ubuntu和Android等。
为什么要设置系统调用/h2>
- 把用户从底层的硬件编程中解放出来
与具体的硬件完全隔离,用户不需要面向具体的硬件编码,降低了开发的复杂度和难度。
- 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将用户进程隔离,实现内核”保护”,用户进程不允许访问内核数据,也无法使用内核函数。用户访问内核的路径是事先规定好的,只能从规定位置进入内核,而不允许肆意跳入内核。有了这样的内核访问路径限制,才能保证内核安全无误。
- 使用户程序具有可移植性
对于不同平台不同硬件来说。
系统调用的实现
通过软件中断实现。
**软件中断:**它是通过软件指令触发的中断。Linux系统内核响应软件中断,从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执行相应的系统调用。
系统调用控制程序执行软件中断的过程如下:
- 在进程的内核态堆栈中保存大多数寄存器的内容(即保存恢复进程到用户态执行所需要的上下文)。
- 根据用户态传递的系统调用 ,确定系统调用的执行程序。
- 调用相应的执行程序来处理系统调用。
- 从系统调用返回。
- 把用户从底层的硬件编程中解放出来
与具体的硬件完全隔离,用户不需要面向具体的硬件编码,降低了开发的复杂度和难度。
- 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将用户进程隔离,实现内核”保护”,用户进程不允许访问内核数据,也无法使用内核函数。用户访问内核的路径是事先规定好的,只能从规定位置进入内核,而不允许肆意跳入内核。有了这样的内核访问路径限制,才能保证内核安全无误。
- 使用户程序具有可移植性
对于不同平台不同硬件来说。
通过软件中断实现。
**软件中断:**它是通过软件指令触发的中断。Linux系统内核响应软件中断,从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执行相应的系统调用。
系统调用控制程序执行软件中断的过程如下:
- 在进程的内核态堆栈中保存大多数寄存器的内容(即保存恢复进程到用户态执行所需要的上下文)。
- 根据用户态传递的系统调用 ,确定系统调用的执行程序。
- 调用相应的执行程序来处理系统调用。
- 从系统调用返回。
系统调用 :
每个系统调用被赋予一个系统调用 ,与具体的系统调用相关联。
系统调用表:
内核维护系统调用表,保存系统调用函数的起始位置,系统调用 对应该系统调用在调用表中的偏移量。
执行系统调用的方法
**示例:**更改文件权限
Syscall直接调用
函数原型:
传参说明:
- sysno是系统调用 ,唯一标识系统调用 ,详见sys/syscall.h
- …为剩余可变长的参数,为系统调用所带的参数,根据系统调用的不同,可带0~5个不等的参数,如果超过特定系统调用能带的参数,多余的参数被忽略。
- 返回值:该函数返回值为特定系统调用的返回值,在系统调用成功之后你可以将返回值转化为特定的类型,如果系统调用失败则返回-1,错误代码存放在errno中。
**示例:**更改文件权限
对比
将 BUF_SIZE 更改为 16后,每次写的量减少了,增加了系统调用的次数。
**两次时间对比:**1-4096,2-16。
罪魁祸首-用户态和内核态的切换
- 保存用户进程现场
- 合法性检查(如内存)
- 参数传递
- 恢复现场
一多一少解决效率问题: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