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软件本地化测试的测试对象是本地化的软件,需要在本地化的操作系统上进行。虽然本地化的软件是基于源程序软件创建的,但二者的测试内容和重点具有很大的不同。
一般地,二者的不同在于:第一,测试顺序不同。首先要现对源程序软件进行测试,然后再创建本地化软件,测试本地化软件。第二,测试内容和重点不同。源程序软件主要测试功能和性能,结合软件界面的测试。本地化软件的测试,更注重因本地化引起的错误,例如,翻译是否正确,本地化的界面是否美观,本地化后的功能是否与源语言软件保持一致。第三,测试环境不同。源程序软件测试通常在源语言的操作系统上进行。本地化软件在本地化的操作系统上进行。
本地化测试过程中,需要同时运行源程序软件和本地化软件,依照源程序软件结果作为本地化软件的主要参考。
软件本地化的错误类型
软件本地化的错误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由于源程序软件编码错误引起的;第二,由于软件本地化引起的。其中由于软件本地化产生的错误类型包括语句没有翻译、翻译错误、控件布局错误。对于东亚语系软件,可能存在双字节字符显示错误等。
综合分析本地化软件的错误类别,可以归结为四种类型:翻译错误,功能错误,界面错误,双字节错误。
每种类型的错误的数量不同,这与源程序软件和本地化软件的质量有密切关系。如果源程序软件没有经过完整的测试,包括功能测试和本地化性能测试,那么本地化软件中就将存在很多功能错误、界面错误、双字节错误。如果本地化软件没有经过良好的本地化处理,将会产生很多翻译错误和界面错误。
揭密软件本地化错误
下面对本地化软件的错误的四种典型类型进行分类讨论,探讨错误的表现特征,产生的原因,测试要求,发现错误的方法。
翻译错误:
(1) 产生原因:
1) 翻译人员不熟悉翻译要求。
2) 翻译人员工作疏漏。
3) 用户界面的翻译与标准词汇表不一致。
(2) 表现特征:
1) 应该翻译而没有翻译的英文字符。
2) 不应该翻译而翻译的中文字词。
3) 错误翻译的字词。
4) 只在本地化版本中存在该类型错误。
5) 较多隐含在对话框各控件以及帮助文档中。
(3) 测试要求:
1) 明确需要翻译和不需要翻译的内容。
2) 明确正确的翻译方式。
3) 根据术语表,确认术语翻译的正确性与一致性。
(4) 测试方法:
1) 主要同时打开中英文版本,执行相同的操作。
2) 结合标准界面词汇翻译表,参照对比。
总结
以上仅列出了本地化软件测试经常遇到的四种错误类型,在实际测试中可能某些错误的现象(如列表框中有多余项或缺少项),既可以认为是布局错误,也可以属于功能错误,应该认真思考该错误表现的实质,将其划分为正确的错误类型。
实际测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能孤立静态地对待发现的错误,因为一个错误可能包含着其他的不同类型的错误。比如在对话框中,选择某个按钮,产生一个错误提示对话框,这可能是一个按钮功能错误,如果对话框中存在需要翻译而没有翻译的英文,则又是一个翻译错误,如果对话框中存在无法辨识的字符,则又是一个双字节错误,如果对话框中按钮排列重叠,则还是一个布局错误。
总之,本地化软件的错误的产生是多方面的,不能仅仅归结为软件本地化过程带来的错误,实际上,良好的国际化设计的源程序是减少软件本地化错误的根本保证。当然,提高软件本地化过程能力,提高翻译和检查,优化本地化软件编译流程,能够减少很多因本地化产生的错误。
相关资源:优优-群化软件5.6.rar-互联 文档类资源-CSDN文库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