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边缘云装进胶囊数据中心需要几步?

最近有点迷上了

胶囊咖啡。

咖啡粉被装进铝质胶囊,

杜绝了氧化等问题,

保证每一次都可品尝到

“第一杯咖啡”的新鲜。

胶囊数据中心的灵感到底来自哪里还要从施耐德电气制造工厂的数字化转型开始说起。

“我们业务的数字化转型比较快,但是企业的组织架构、基础设施有些跟不上节奏。”施耐德电气企业IT总监李志军介绍说,“在转型过程中,我们面临大量基础性的问题,比如突发的技术故障等。”

如果基础性的问题都没有处理好,又怎么去为业务赋能三年前开始,施耐德电气与华胜天成合作,将施耐德电气在国内的22家工厂和物流基地进行了全面改造。这是一种典型的边缘计算场景,彻底消除了服务器、 络、空调、UPS等基础设施层面的问题,让工厂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供应链的数字化改造上。“在疫情期间,从大年初三开始,我们第一时间响应,所有数字化工具都部署在云平台上,没有做任何复杂的操作,但是却能充分保障供应链上下游的畅通。”李志军表示,“我们有数万家供应商,不可能再采用传统方式与他们进行沟通,而必须依靠数字化工具。这就需要一个稳定、高效的数字化底座。”

在李志军看来,胶囊数据中心是一个非常简单、直观的理念,就是将原来IT不擅长的OT与OT不擅长的IT打包成一个产品,从而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为业务的转型提供边缘计算和数字化的底座。

如今,政府和行业的数字化呈现出两个极端:一是集中化;二是分散化。集中化,是指政府、应急、消防、公共安全等领域越来越多地建设大数据中心、大数据平台,用来解决分散在各个子系统中的应用问题,实现相关的功能。分散化比较典型的一种情况就是边缘计算。随着5G、工业互联 等“新基建”项目的兴起,大量数据如果全部汇总到后台的数据中心集中处理,处理速度、延迟很难满足前端应用的需求,所以需要在边缘侧或者设备侧进行实时的数据处理和一些自动化的处置。这就对边缘计算的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像施耐德电气这样拥有多家分支机构和工厂的集团性企业来说,边缘计算是真实而迫切的需求。

金诺科航天科技(山东)有限责任公司首席顾问尘福通指出:“在工业4.0、智慧教育、应急消防等相关领域,为工厂侧、设备侧、 区侧,以及基层派出机构等基层管理机构提供边缘计算能力的呼声越来越高。这就对边缘计算设备,包括数据中心、机房、机柜以及IT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

施耐德电气有两大核心业务:一是智能配电,二是智能制造。落地在IT世界中,其实就是为数据中心以及边缘计算提供强劲、安全、可靠、高弹性、高可用性的IT基础设施架构,为客户的数字化转型赋能。“我们很早就开始关注边缘计算,并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索与实践。”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关键电源业务负责人朱文沁表示,“边缘计算成功的关键在于生态。边缘计算的应用场景与用户的需求、痛点紧密相关,需要基础设施供应商、IT供应商、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以及云服务提供商等紧密协作,提供完整的可以落地的解决方案。”

胶囊数据中心将施耐德电气在基础设施方面的能力,与华胜天成-瑞盈科技在超融合、云服务方面的能力进行了整合,帮助用户在边缘计算的实际应用场景中实现架构的一键式升级和管理。这在整个业界是一个创新。

将边缘云装进盒子里

如何将边缘云装进一个盒子里个盒子就是胶囊数据中心。

实际上,胶囊数据中心的主体是施耐德电气推出的一体式、模块化的微型智能数据中心,简称IMDC。其特点是制冷、配电和UPS等所有模块集中在一个标准的机柜中。这个机柜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完全封闭的结构,可以适应多种不同的应用环境;所有IT设备都预先集成在机柜中,同时提供完整的配电和制冷保障。IT与OT的融合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胶囊数据中心适用于各类边缘计算场景和行业,诸如零售、医疗、金融、教育等商业场景,以及包括石油、天然气在内的工业场景,以及电信行业。这一联合创新产品的推出标志着,边缘计算场景彻底告别了难部署、高成本、难监控的困境。边缘数据中心将分散的非标准化架构提升到集中管理的统一弹性架构,并“一键式”升级到更智能、更灵活、更主动的统一云边端架构。

朱文沁相信,施耐德电气与华胜天成的合作始于“胶囊”,但不会终于“胶囊”。双方战略合作的目标是实现1+1大于2的突破,共同为用户搭建边缘计算架构提供有价值的创新,从而更好地助力客户的数字化转型。

将边缘云装进胶囊数据中心需要几步?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0年7月18日
下一篇 2020年7月1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