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星环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688031.SH)正式在科创板挂牌上市,发行价为47.34元/股,开盘 72元/股涨52.1%,成为“国产大数据基础软件第一股”。
“当时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基于开源技术做的各种大数据发行版产品,甚至有些公司仅仅就改一下管理界面或者包装,就直接在市场上销售给客户,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之内,中国市场就出现了几百家的公司在搞大数据的产品,导致整个市场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当时对星环科技来说可能是压力最大的时候,因此我们就想必须要在技术上做出差异化的优势,同时还需要靠产品去赢得更多行业客户的信任,因此就只能去啃硬骨头了。”孙元浩告诉我。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实打实”的成绩都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星环科技通过不断地努力,让中国在基础软件,特别是大数据基础软件领域拥有了“比肩”国外厂商的绝对技术实力和能力。
也正因此,星环科技的自主创新实力也被第三方机构广泛认可。2016年星环科技成为中国首个进入Gartner数据仓库及数据管理解决方案魔力象限的厂商,且被评为最具前瞻性的远见者;2017年被IDC评为中国大数据市场领导者;2018年星环科技成为12年来全球首个完成TPC-DS测试并通过官方审计的数据库厂商;2020年再次被IDC评为中国大数据管理平台领导者。自2021年起,星环科技蝉联Gartner增强分析技术中国推荐供应商;2022年,星环科技入选Gartner数据中台领域全球推荐供应商;同年6月,入选Gartner中国数据库管理系统产品品类最多的厂商之一。
客观地说,没有一个企业走向成功的道路是平坦而不曲折的,同时它也很难从教科书上找到准确的答案,而星环科技通过“九年磨一剑”的专注和坚持,成功在大数据基础软件领域趟出了一条创新路,其所产生的“示范效应”和“标杆”价值无疑是深远而重大的。
国产大数据基础软件第一股
正式挂牌后,星环科技也被誉为“国产大数据基础软件第一股”,那么其背后的实力和底气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做深入的观察:
首先,从国产化“替代”角度看,过去中国科技产业的自主创新突破一直以来面临着很多的挑战,不仅是硬件,软件方面也面临“卡脖子”的问题,特别是当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正在积极拥抱数字经济,并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和业务特点落地新的应用场景,以加速推动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其次,从技术创新和引领角度看,我们知道基础软件的研发一直具有技术壁垒高、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大等特点,因此在发展初期往往需要投入较大研发费用。数据也显示,星环科技2019年至2021年,星环科技研发费用分别为1.09亿元、1.09亿元及1.40亿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2.66%、42.11%及42.46%,均高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均值。
也正是这样持续的高投入,让星环科技在大数据基础软件领域有了“比肩”国外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实力,这是星环科技未来在全球和中国数据服务市场能够闯出一片新蓝海的关键所在,同样也会驱动中国基础软件企业迎来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进而持续向“世界级”的软件企业迈进,引领中国乃至全球大数据基础软件行业的变革与创新。
最后,从产业生态和人才培养角度看,软件产业的发展非一朝一夕而来。在如今的数字化时代,虽然中国的软件产业也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尚有薄弱之处,这其中尤以基础设施软件为短板。特别是开源软件和开源文化滥觞以来,一方面虽然加速了中国的软件产业的发展,缩短了中国和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但是另外一方面,商业的成功也让不少肯埋头于投入大、见效慢、技术难度高的基础设施层面的软件工程和软件理论方面的机构、企业和个人越来越少。
而借助本次星环科技的上市,显然在产业生态的构建和人才培养领域,星环科技也可以贡献出更多的力量,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其中,生态伙伴未来可借助星环科技提供的平台和工具,形成更为丰富和多样化的解决方案,服务好不同客户的需求,从而构建出了一个更加繁荣的大数据基础软件生态体系。而在人才培养方面,目前星环科技也积极打造校企合作的“新范式”,很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联合开发大数据课程、共建大数据实验平台、组团指导专业建设+师生培养;共建“1+X”全国示范课、进行人才认证等,也将为中国大数据基础软件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对此,孙元浩最后也表示:“展望未来,星环科技将会持续在研发领域保持投入,同时在销售 络和生态建设上不断强化公司的竞争力,积极做好产业人才的培养工作,更好地服务好行业客户的数字化转型。”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云原生入门技能树首页概览8582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