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X协议入门
转自:https://wenku.baidu.com/view/65b0a25a55270722182ef706.html
如有侵权,请联系qq:2453419889,我将立即删除。
一、KNX技术简介
KNX通过一条总线将各个分散的设备连接并分组和赋予不同的功能;系统采用串行数据通讯进行控制、监测和状态 告。KNX是基于事件控制的分布式总线系统,只有当总线上有事件发生时和需要传输信息时才将 文发送到总线上。
KNX 技术的通信模型采用五层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KNX 物理层支持TP1( 双绞线)、PL110(电力线)、RF(射频) 和Ethernet(以太 ),其中TP1 KNX传输介质主要是双绞线,比特率为9600bit/s。总线由KNX电源(DC24V)供电,数据传输和总线设备电源共用一条电缆,数据 文调制在直流电源上。
KNX
二、KNX总线设备和 络拓扑 KNX系统原理示意图 由上图可知KNX总线设备主要分为执行器和传感器,如果KNX系统 络较大还需要耦合器路由器。 KNX系统拓扑的层次结构是:线路、干线(域)、主干线。KNX采用分层结构,分为域和线路;一个系统有15个域,每个域有15条线路,每个线路有64个设备。大型KNX 络中支线/干线耦合器(路由器)和中继器是构建整个 络的关键设备。 1、 线路 线路是KNX系统最小的单元,可接64个设备;实际可连接的设备数量应取决于总线电源和设备耗电。每条线路最长1000m。如下图所示: 3、 主干线(多个区域) 干线可通过干线耦合器(路由器)组成多个区域,一般情况下一个KNX系统可接14400(15*15*64)个总线设备。一般KNX系统线路和干线都采用KNX通讯,如下图所示: ABB基于IP 络的KNX系统 由上图两个KNX系统可知耦合器(路由器)的作用,干线耦合器和线路耦合器作为 络的节点,作用是为数据传输找到合适的路径和切换链路,确保数据包到达目的地;另外对系统线路中的信 进行过滤后才能进入到干线中,这样可以增加干线的通讯速率。耦合器(路由器)使用两种不同的路由机制,对于组地址寻址,使用一种过滤算法;对于物理地址寻址,通过解释接收帧的物理地址进行路由。耦合器接收到的组地址只要包含在该过滤表内,就可以被路由;这样可以保证各个线路独立工作。 有的大型设备在线路中还会增加中继器,中继器没有物理地址,不具有过滤特性,只是确认接收到数据链路层上的帧,并在中继器的另一侧发送已接收到的帧;这样可以增加线路的长度。 三、KNX系统通信 KNXKNX技术应用CSMA/CA(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和 文优先级来控制介质访问。KNX系统采用单元地址化结构设计,分为物理地址和组地址。 标准 文结构图 A、控制字段 KNX总线电压和逻辑电平 4、介质访问控制 KNX采用CSMA/CA(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1”的总线设备监测到逻辑“0”(总线上有电流)时,当前设备应停止发送让位于其它设备。 四、KNX硬件设计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