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模要点
采用ABAQUS CAE有限元软件建立命名为RC-node的模型,现浇梁柱节点中的纵筋、构造筋和箍筋取Truss单元中T3D2单元进行钢筋的模拟。现浇式节点中的混凝土选用三维实体(3D-Solid)减缩积分单元C3D8R进行模拟。对模型先进行切分,后划分。采用ABAQUS Standard隐式求解,在完成有限元模拟计算后采用ABAQUS Viewer进行后处理。在建模过程中需统一量纲,本次采用的量纲见表1。
量 | 长度 | 力 | 质量 | 时间 | 应力 | 密度 |
---|---|---|---|---|---|---|
SI | mm | N | ton | s | MPa | ton/mm3 |
2. 建模过程
启动ABAQUS/CAE后,选择Create Model Database,创建新模型数据库。
2.1 创建部件(Part)
在ABAQUS中的Part模块下根据节点模型尺寸数据分别创建混凝土和钢筋部件。采用3D-Solid单元创建梁、柱的混凝土部件,采用3D-Wire单元分别创建梁、柱的纵筋和箍筋部件。各部件的尺寸等相关建模信息如表2所示。
Name | Modeling Space | Type | Shape | Type | H×B / d | L |
---|---|---|---|---|---|---|
BeamCon | 3D | Deformable | Solid | Extrusion | 400×400 | 1000 |
ColumnCon | 3D | Deformable | Solid | Extrusion | 400×250 | 2450 |
BeamBar_8mm | 3D | Deformable | Wire | Planar | 8 | 2400 |
BeamBar_12mm | 3D | Deformable | Wire | Planar | 12 | 2400 |
BeamBar_20mm | 3D | Deformable | Wire | Planar | 20 | 2400 |
ColumnBar_8mm | 3D | Deformable | Wire | Planar | 8 | 2450 |
ColumnBar_20mm | 3D | Deformable | Wire | Planar | 20 | 2450 |
2.2 创建材料和截面(Property)
在ABAQUS中的Property模块中定义混凝土和钢筋的本构模型和截面特性,并将材料和截面特性赋予到相对应的部件上。
(1)混凝土本构
采用ABAQUS中的损伤塑性模型(Concrete Damaged Plasticity,简称CDP模型),混凝土单轴受拉、受压应力-应变关系,均采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中的附录C.2提供的混凝土本构关系。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模型数据为另外的重点,非建模技术要点,在此不作详细介绍,详情可移步相关课程介绍。
ABAQUS中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CDP模型)参数标定如表3所示。
参数 | 取值 |
---|---|
剪胀角(Dilation Angle) | 30 |
流动势偏移量(Eccentricity) | 0.1 |
双轴受压与单周受压极限强度比 | 1.16 |
不变量应力比 | 0.667 |
粘滞系数(Viscosity Parameter) | 0.00001 |
受拉损伤恢复因子(Tension Recovery) | 0 |
受压损伤恢复因子(Compression Recovery) | 1 |
(2)钢筋本构
钢材本构关系采用简化的双线性模型。采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中的附录C.1提供的钢筋本构关系。
完成材料C30和HRB400的定义,随后进行截面Section类型的设置,其中钢筋定义为Beam类型,包括直径8 mm、12 mm和20 mm等3种截面类型,混凝土则定义为Solid类型,且假定为均质Homogeneous。最后将定义的截面类型制定到相应的部件,即混凝土和不同直径的钢筋中,即完成本步骤操作。
2.3 定义装配(Assembly)
在ABAQUS的Assembly模块对各部件进行装配,各部件Instant Type均设置为Independent。首先,组装节点的钢筋笼,涉及梁、柱的纵筋和箍筋,利用旋转、移动和阵列等工具完成装配,并用Merge命令将梁的柱的钢筋笼分别合并成整体BeamBars和ColumnBars。完成Merge命令后,应返回Property模块,指定梁、柱钢筋的截面方向。其次,组装节点的梁、柱混凝土部件,该部分不进行Merge操作。在ABAQUS内梁、柱的钢筋笼和混凝土部件,组装完成的情况如图1所示。
2.4 设定相互作用(Interaction)
在ABAQUS的Interaction模块中设定相互作用,将所有钢筋笼用Embedded Region命令嵌入到混凝土中,而梁、柱的混凝土之间的接触面采用Tie命令连接。此外,由于柱子上下在加载过程中为铰接,则可通过MCP Beam约束进行设置,限制参考点的位置,以控制柱子上下截面的转动,如图2所示。
2.5 划分 格(Mesh)
在ABAQUS的Mesh模块下对模型进行 格划分。首先,创建种子Seed,以此划分 格Mesh,混凝土部分 格划分尺寸为80 mm;采用相同的 格尺寸划分梁、柱的钢筋笼。其次,注意要在Assign Element Type中将所有梁、柱的钢筋设置为Truss(T3D2),混凝土为3D Stress(C3D8R)缩减单元。 格划分结果如下图所示。
2.7 定义荷载(Load)
在ABAQUS的Load模块下定义荷载。在Boundary Condition命令中创建如图5所示的位移控制的荷载cyclic,施加于梁的两端的U1方向,具体设置如图6。节点的柱子上下边界条件设置为topPin和bottomPin,即铰接,限制参考点在U1、U2和U3的水平位移,以及限制 UR2和UR3的转动方向,即仅UR1反向为自由,参数设置如图6所示。边界和荷载条件设置完成后如图7所示。
3. 模拟结果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