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灰色利益链:软件商付钱,生产销售商预装
不想要的软件为何删不掉
但李先生女儿发现这款手机里的大部分软件,都无法通过程序管理功能自行删除,最多只能强制关闭。“拿到手机卖场去问销售人员,小姑娘告诉我们说很多程序都是系统自带的,没法删。”李先生父女又带着手机来到了该品牌售后服务处咨询,排了半天队终于对客服人员说出了来意,没想到对方竟同样表示这些软件是系统自带,没法删除。“这不是欺负人吗父女俩不干了,一番据理力争后,售后把手机拿到后台, “半个小时后告诉我们软件已经删掉了,但我需要的新闻和炒股软件还得回家自己安装……”
李先生很费解,“安装软件是为了让消费者使用方便,需要哪个就留下,不需要的删除。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要搞得这么复杂呢
预装软件:方便客户还是方便赚钱
无疑花几千元买一台智能手机,却同时买来一堆“霸王软件”的经历,对消费者来说,伤害远不是“不能做主”这么简单。 上可以找到很多智能手机消费者的吐槽,其中对臃肿软件拖慢机器速度、占用内存、耗费电量,甚至无意中点击软件自发升级提示而产生上 流量的投诉比比皆是。
行货水货:预装软件利润分成各不同
行货还会看软件“出身”
不过,刘思江同时也承认,“即便是存在这样的灰色利益,但行货手机一般比较爱惜自己的羽毛,选用的预装软件总在各领域排前几名,说它们‘大牌、正规、常用’倒也无可厚非。”“大牌软件和大牌手机,合同动辄都是以百万千万计的,有的也会以双方的战略合作方式体现,而在如是合同的约束下,这些软件的预装多带有排它性,同时预装两个竞争对手的软件是不大可能的。”
水货没有合同保障给钱就装
占小龙业务量的大部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货手机”。“一般来说,都是通过地下渠道从境外运到内地,然后经过刷机,在各地经销商手里流通。”
“一开始,是水货商付钱给刷机商,刷一台机给多少钱。”小龙说,后来刷机商开始接到来自软件商的“橄榄枝”,不正规的软件商根据软件激活联 甚至预设吸费后门的启动,所带来的利润和刷机商们分成;“正规”的软件商根据下载使用量的激增,去吸引投资和广告。在这片天地里,没有法律、道德甚至合同的约束。
而为了让这些预装的软件能最大可能地被用户最终激活和使用,“部分利益会分流到各级分销商,也就是我们这些人。”作为最后一级水货商,小龙每天经手的手机也能有几十甚至上百台。这是手机流向消费者的最后一个环节,有人再刷进去若干软件,以此牟利。
目前监管仍以企业自律为主
暧昧规定让预装软件钻空子
而由于安卓的免费开源,“厂商会告知消费者,你购买的只是我的硬件,软件是免费的,不属于我的产品。”这种告知,大都体现在官方 站、说明书或者手机内自带的免责声明中,“显然大多数消费者对此并不知情。”基于此,尽管工信部今年6月刚刚颁布法规,禁止手机生产商预装“不经消费者同意的,侵犯消费者隐私或者含有恶意代码的软件”,但事实上在操作环节,如何界定“消费者是否同意”变得暧昧,因为“消费者购买了安卓手机,根据安卓特性,手机商似乎可以视作他默认了安卓系统本身及其自带软件的开放性”;而如何监管究竟在哪个环节,出现了违规软件的替换和安装,也变得艰难。
消费者维权也难获支持
当心“短信内鬼”让手机“染毒”
专家:年底 络促销多,手机上 多留心
薛蓓
“短信内鬼”:自动访问“毒 站”弹出垃圾短信
“卖疯了,只卖300元……抢购点击×××.com”,近期,有国内用户发现,手机里出现了类似这样讨厌的垃圾短信,但删除拉黑了这些 码后,还是会时不时收到。
其实不少这样的垃圾短信并不是真由别的 码发来的,而是用户中了恶意软件后手机里自动生成的,背后是一种叫做“短信内鬼”的病毒。江苏移动 络部专家介绍,近期手机防病毒系统监测中发现了这种新病毒,有一些用户的手机,上 时会自动访问一个“短信内鬼”的源头 站,并获取链接到手机,就成了能发短信的程序,它会在手机内自动生成“假短信”,而且会“伪造”任意 码开头。
那手机用户为何会中这种病毒呢介绍,可能是在一些论坛随意下载了含有病毒的软件后,潜伏在手机中的,由于受到不良广告主青睐形成一个利益链,内含这种病毒的数十种游戏或娱乐软件充斥在不少软件论坛上,用户不慎下载就会中毒,时不时就收到貌似外来、其实内部在“捣鬼”的垃圾信息、骚扰信息。 “我们在省内发现了2000多次疑似感染现象。”江苏移动 络部专家表示,他们通过垃圾短信拦截系统“截断”了病毒的链接信息传播,又在 络防病毒系统进行拦截, 同时关闭了病毒接入的源头 站。”
专家提醒:别轻易下载不明“免费软件”
截至今年11月份,江苏移动手机防病毒系统共监测到塞班系统病毒1448种,安卓系统22828种, windows mobile系统16种。11月当月就发现省内手机用户感染病毒140余万次。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目前日均拦截分别有100余万条和50万个。
尽管很多病毒,在 络中就已经被拦截,减少进入到用户手机中的数量,不过作为用户自身,也还是要多个心眼。专家提醒,“手机病毒总是阶段性爆发”,到了年底,从 购到实体促销很多,“双十一”“双十二”等活动连轴转,不法分子从中牟利的冲动也就更大,对于经常手机上 、手机支付的用户,他给出了一些建议:不要打开手机接收到的陌生 码发送的短彩信链接,不要随便进入不明 站浏览,尤其不要由不明链接直接登录 银等重要 站;不要下载并安装任何来历不明的软件,特别对一些所谓的“免费软件”提高警惕;尽量隐藏或关闭手机的蓝牙功能,以防手机自动接收病毒;建议给手机安装适用的杀毒软件,及时更新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