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尚自由、开放、协作、分享的开源时代,
终日带着“黑眼圈”的程序员终于可以彻底甩掉“码农”、“程序猿”的帽子。
创新性的软件协作开发管理平台可以对软件开发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
云外包正引发一场软件开发领域的颠覆式创新!
“码农”(CodingFarmer),部分软件开发人员的一个自嘲的称 ,这一依靠写代码为生的群体,拥有聪慧的大脑、熟练的编程技巧,但是难有自己的私生活,加班是家常便饭。
软件开发全生命周期管理
开源中国 区推出的“中国源”项目致力于打造一个协作开发管理平台,将“闲散”的开发人员通过该平台凝聚在一起,从而改变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并最终提升程序员的生活品质。开源中国 区的另一个联合创始人刘炳成回忆说:“我们的 区刚成立时,很多人都向我们建议,应该做一个外包开发平台。其实软件开发是一件很难量化的事情,需求方与开发方即使面对面沟通都有可能产生误解,更何况通过一个中间平台呢
2012年底,开源中国 区开始提供代码托管服务,该服务为中国源平台的诞生奠定了基础。代码托管是指开发者将项目的源代码存储在专业的代码托管 站进行管理。随着国外代码托管领域Github的成功,此服务也吸引了国内IT人士的目光。代码托管一度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基于代码托管服务打造的技术协作与分享平台GitCafe2012年初在中国上线;开源中国 区于2013年5月开启了其代码托管频道Git@osc,并在6月宣布全面永久开放Git公有库和私有库;CSDN同年6月底发布代码托管和 交编程平台CODE;7月初,京东宣布开放京东代码管理平台……
一个完善的软件协作开发管理平台除了必需的代码托管服务以外,还要能通过平台帮客户寻找到适合的开发者,为开发者提供相关的开发工具和软件,在平台上完成软件测试、代码审查、项目监管,以及产品开发完成后一键发布到演示平台上。开发者从接受项目,到整个软件开发的全过程,甚至包括软件开发完成后的运行,全部都可以通过软件协作开发管理平台来实现。
中国源项目是由开源中国 区建立的基于阿里云的大型综合性的为开发者服务的项目,目前可以提供代码托管、软件下载、Maven镜像站、Linux镜像服务等四大类服务。中国源就是软件协作开发管理平台的一个雏形。“我们首先建立了底层基础平台,之后将构建一个软件协作开发管理平台并不断完善它。这个平台的角色就像是软件外包领域的‘淘宝’,用户可以在上面发包,开发者可以接包,我们则提供需求分析、编码、测试、监控等工具和服务。”刘炳成表示。
云外包值得期待
10年前,业内就有人提外包。但是10年过去了,虽然中间有人发布了一些相关的平台,但也仅限于外包信息的发布平台,不能真正实现客户与开发者的对接,更无法触及软件开发的本质——自由、开放、分享。随着云计算以及开源环境的逐渐成熟,这一需求又被重新提及。“我们想做的软件协作开发管理平台虽然不能解决所有软件开发的问题,但肯定能满足 站站长、部分企业的需求。随着软件协作开发管理平台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它很有可能颠覆整个软件开发的现状。”刘炳成显得信心十足。
构建一个开发者云平台到底难在哪里炳成介绍说:“所有底层基础架构都可以通过开源软件来实现,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技术集成、界面调整等。2014年3~4月,我们将完成全部底层基础架构平台的搭建。在此基础上,2014年底,整个云外包平台将初步成型。然后,我们会开展一系列内部测试工作。比如,恒拓开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我们非常紧密的合作伙伴,它们有许多开发项目。我们将尝试通过云外包平台让 区内的开发人员承接这些项目。”刘炳成认为,建立云外包平台没有太大的技术难度,最难的部分可能就是产品演示平台。在这方面,中国源选择与CloudFoundry进行合作,将其PaaS平台技术与产品演示平台相结合。双方已经开始了实质性的开发。
中国源项目的成功上线离不开阿里云的支持。张海龙表示,几十万个开源软件及部分源代码的迁移和下载,涉及的数据量非常大,对带宽、存储等要求也非常高。中国源项目将在阿里云的云存储软件、云数据库和云主机的协助下完成。巧合的是CSDN的CODE平台也选择了阿里云作为后台支持。尤其是在安全方面,搭建于阿里云之上的CODE从基础平台安全、中间应用安全、运营管理安全三个层面来设计系统安全架构,并采用阿里云数据多副本备份机制、数据快照机制以及每晚CODE平台数据备份机制来保证数据安全。
生态系统的建设很重要
云外包落地,一个关键是生态系统的建立。开源中国和CSDN之所以能率先在这个领域打开局面,十分重要的原因是两者都拥有黏性很强的庞大用户群。双方公布的数据显示,开源中国 区目前的用户数超过120万,而CSDN 称全球最大中文技术 区,注册用户达到2700万。开发者一旦认定了某个 区就不会轻易离开,这就是 交圈所具有的强大吸附力。
“我们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把软件协作开发管理平台做出来,让用户和开发者知道这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然后才是进行云外包平台的运营和推广。”张海龙介绍说,“2014年底,我们的云外包服务就可将启动。”

软件行业或被颠覆
在互联 化、众包等新模式逐渐盛行的今天,软件行业很可能是下一个被迅速颠覆的行业。依靠 交编程平台,客户完全可以从开源 区里找到所需要的开发人员。恒拓开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马越认为,虽然目前的一些大型软件开发项目还需要传统的软件开发企业来承担,但从未来的趋势看,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必将被众包等新模式所取代。
交编程平台、软件协作开发管理平台等依托云计算的新开发模式会不会对传统软件开发企业带来冲击呢炳成认为,目前不会产生什么冲击。一些大型的开发项目依然会采用招标等方式,由具有规模的软件开发企业接包完成,而一些中小型的开发企业出于降低成本等方面的考虑会选择中国源这样的软件协作开发管理平台。“你可以想像,东软肯定不会接一个几万元的单子,而在中国源上目前也不太可能有价值数百万元的分包项目,这就像一些大型的电子商务 站现在还不会销售汽车这样的贵重物品一样。”刘炳成举例说,“在中国源平台上,100万元以内的项目可能是比较适合的。我们的客户群还是以个人开发者或小型开发企业为主。”
文思海辉公司高级副总裁吴凯认为,在一些企业级的大型开发项目中,“规模”仍然是取胜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文思海辉拥有数万人的开发团队,分属7个业务集团,在研发外包服务方面直接面对的都是一些海外的企业级大客户。集团的优势、多年的企业级项目开发经验等使得文思海辉在进行商业软件开发时具备很强的竞争力。“通常来说,商业软件的开发需要大型的开发团队。”吴凯表示,“当然,我们也会积极地参与一些新的开发模式的研究。”张海龙认为,在云开发外包时代来临后,传统的软件开发企业可能会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
现在,软件的开发、测试等越来越多地在云平台上进行已经是大势所趋。吴凯十分认可这一趋势,并表示云的应用开发本来就应该在云中部署和实现。文思海辉内部已经拥有开发、测试云环境,并且在日常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已经实现了多个小团队在云平台上的协作开发。“搭建一个虚拟化的云开发平台,不仅是软件开发企业业务发展的需要,更是客户的迫切需求。”吴凯表示,“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借助虚拟化的云平台进行开发和测试现在已经是常态。”
文思海辉平时也十分关注基于云平台的软件开发、测试以及开源软件的发展。文思海辉本身就积极投身于OpenStack、CloudStack等开源云平台,并且参与了很多基于OpenStack的软件开发项目。“我们不但在公司内部的项目开发过程中使用了云平台,而且在许多给客户做的项目中也使用了云平台。”吴凯补充说,“我们公司也将一些代码放到了GitHub上。”
“追求自由是人类的天性。”马越认为,“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 等技术的出现,开发人员没有必要天天坐在办公室里,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像中国源这样的协作开发平台。”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Java技能树首页概览91338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相关资源:android实现手机摇晃摆动效果_android开发-Android代码类资源…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