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 告全文:
内容目录
1. 从模组迈向终端整机,中科创达商业模式再升级
2. 边缘计算:中国制造加持,需求与盈利共振的优质赛道
2.1. 边缘计算市场规模 5 年 CAGR36%,一体机毛利率有望达50%
2.2. 区位优势明显,中国制造走向全球
3. 中科创达:绑定芯片巨头,量利双升拐点已至
3.1. 深度合作芯片巨头,有望快速建立规模优势
3.2. 卓越的软硬件实力与完善的产品生态构筑公司产品护城河
1.
从模组迈向终端整机,中科创达商业模式再升级
公司物联 板块引领公司商业模式升级,从模组延伸至终端整机。创达在物联 板块已完成一横两纵的业务布局,以通用模组为基础,在智能硬件线条制造应用于各类终端的模组,在智能行业线条构建以IoTOS为核心的终端,边缘, 云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
边缘计算是数字化转型必要基础建设,创达专注于为终端用户提供边缘服务。边缘计算市场参与者主要分为软硬件基础设施提供商、边缘云运营和管理服务提供商、智能应用和智能终端开发商。公司作为终端开发商,通过提供智能视频监控、分析和数据存储服务交通零售等场景。
根据 IDC 数据,2020 年全球边缘计算市场规模约为 36 亿美元,5 年 CAGR 约36%,对应2025年市场规模约167亿美元。从全球市场来看,5G、人工智能、物联 等信息技术已具备规模化应用能力,而所产生的海量数据逐步超过传统计算方式负荷能力,边缘计算的重要意义凸显。因此我们预计边缘计算产品具备广阔市场空间。
2.2. 区位优势明显,中国制造走向全球
根据赛迪顾问数据,2018 年边缘计算市场中国占比达22%,发展处于世界前列。美国与欧洲市场分别占全球的39%与31%。
2)看核心技术,中国领先的 AI 软件能力有望赋能本土边缘计算产业。根据 IDC《2021-2022 年全球算力指数评估 告》,以 AI 算力为代表,中国算力进入领跑者梯队。其中 AI 服务器支出同比增长44.5%,21年超越美国位列全球第一。我们认为中国 AI 产业的高速发展能有效赋能本土边缘计算产业,从软件技术上建立产品壁垒。
3.
中科创达:绑定芯片巨头,量利双升拐点已至
3.1. 深度合作芯片巨头,有望快速建立规模优势
创达与高通深度合作,共同推广边缘计算市场。公司在 2016 年与高通共同成立了创通联达,高通提供 AI 芯片并助力产品推广,创达进行软件开发并生产完整解决方案,二者携手开拓全球边缘计算市场。
考虑到芯片采购单位价格与采购规模成反比,我们认为创达在提升市占率的同时,可有效控制成本,从价格上提升产品竞争力。
3.2. 卓越的软硬件实力与完善的产品生态构筑公司产品护城河
对比海外友商,创达软件开发能力更优,同时国内供应链确保公司硬件能力卓越。公司在海外的竞争者主要有 HPE、Edgematrix、Veea。这些公司均为硬件制造出身,自身软件开发能力有限,而国内厂商如研华与联想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同时我们已在前面论述了中国产业链的成熟度,因此硬件制造方面创达仍具备优势。
对比国内头部软件厂商,创达出海潜力更大。国内头部软件厂商有创达、海康威视与华为。但海康与华为已进入美国实体清单,产品出海受到限制,因此创达成为稀缺的具备出海条件的国产软件厂商。
公司已在零售场景建立标杆案例,全球放量拐点可期。创达携手英特尔为零售商提供智能客户分析服务。该项目已在海外落地,并收获客户良好反馈。我们认为该标杆案例不仅验证了创达卓越的交付能力,同时可以期待产品在全球大规模放量的来临。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可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Python入门技能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工具包Scikit-learn211242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