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apabilitymaturity model,CMM)
CMM是目前国际上使用流行的一种软件生产过程行业标准模型,可定义、评价软件开发过程的成熟度,并提供提高软件质量的指导。
CMM模型分为五级:初始级(1级)、可重复级(2级)、定义级(3级)、管理级(4级)、优化级(5级)共5个成熟度等级,低级别是实现高级别的基础
二、五级特征
(1)初始级(initial)。
工作无序,项目进行过程中常放弃当初的计划。 管理无章法,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开发项目成效不稳定,项目成功主要依靠项目负责人的经验和能力,他一但离去,工作秩序面目全非。
(2)可重复级(Repeatable)。
管理制度化,建立了基本的管理制度和规程,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初步实现标准化,开发工作比较好地按标准实施。 变更依法进行,做到基线化,稳定可跟踪,新项目计划和管理基于过去实践经验,具有重复以前成功项目的环境和条件。
核心:建立基本的项目管理和实践来跟踪项目费用、进度和功能特性
(3)已定义级(Defined)。
许多组织追求的目标 开发过程,包括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均已实现标准化、文档化。 建立了完善的培训制度和专家评审制度, 全部技术活动和管理活动均可控制,对项目进行中的过程、岗位和职责均有共同的理解 。
核心:使用标准开发过程(或方法论)构建(或集成)系统
(4)已管理级(Managed)。
产品和过程已建立了定量的质量目标。 开发活动中的生产率和质量是可量度的。 已建立过程数据库。 已实现项目产品和过程的控制。 可预测过程和产品质量趋势,如预测偏差,实现及时纠正。
核心:管理层寻求更主动地应对系统的开发问题
(5)优化级(Optimizing)。
可集中精力改进过程,采用新技术、新方法。 拥有防止出现缺陷、识别薄弱环节以及加以改进的手段。 可取得过程有效性的统计数据,并可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最佳方法。
核心:连续地监督和改进标准化的系统开发过程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