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对于一个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由于对于数据库的访问不是很频繁。这时可以简单地在需要访问数据库时,就新创建一个连接,用完后就关闭它,这样做也不会带来什么明显的性能上的开销。但是对于一个复杂的数据库应用,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频繁的建立、关闭连接,会极大的减低系统的性能,因此对于连接的使用成了系统性能的瓶颈。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数据库连接池技术出现了!!
数据库连接池负责分配,管理和释放数据库连接,它允许应用程序重复使用一个现有的数据库连接,而不是重新建立一个。
数据库连接池在初始化时将创建一定数量的数据库连接放到连接池中, 这些数据库连接的数量是由最小数据库连接数来设定的.无论这些数据库连接是否被使用,连接池都将一直保证至少拥有这么多的连接数量.连接池的最大数据库连接数量限定了这个连接池能占有的最大连接数,当应用程序向连接池请求的连接数超过最大连接数量时,这些请求将被加入到等待队列中。
数据库连接池优点:
1. 资源重用
由于数据库连接得到重用,避免了频繁创建、释放连接引起的大量性能开销。在减少系统消耗的基础上,另一方面也增进了系统运行环境的平稳性(减少内存碎片以及数据库临时进程/线程的数量)。
2. 更快的系统响应速度
数据库连接池在初始化过程中,往往已经创建了若干数据库连接置于池中备用。此时连接的初始化工作均已完成。对于业务请求处理而言,直接利用现有可用连接,避免了数据库连接初始化和释放过程的时间开销,从而缩减了系统整体响应时间。
3. 新的资源分配手段
对于多应用共享同一数据库的系统而言,可在应用层通过数据库连接的配置,实现数据库连接池技术,几年钱也许还是个新鲜话题,对于目前的业务系统而言,如果设计中还没有考虑到连接池的应用,那么…….快在设计文档中加上这部分的内容吧。某一应用最大可用数据库连接数的限制,避免某一应用独占所有数据库资源。
4. 统一的连接管理,避免数据库连接泄漏
在较为完备的数据库连接池实现中,可根据预先的连接占用超时设定,强制收回被占用连接。从而避免了常规数据库连接操作中可能出现的资源泄漏。
数据库连接池技术实现
目前数据库连接池技术实现常见有三种方式
- 自定义数据库连接池
- DBCP连接池
- C3P0连接池
方式一:自定义数据库连接池
程序实现思路
1.指定“初始化连接数目” (App启动时,就执行创建)
2.指定“最大连接数”
3.指定“当前使用连接数” (不能超出最大连接数)
代码实现思路
1.MyPool.java 连接池
2.指定全局变量:初始化数目,最大连接数,当前连接数,连接池集合
3.构造方法:循环创建3个连接
4.写一个创建连接的方法
5.获取连接
判断:池中有连接,直接连
池中没有连接,判断是否达到最大的连接数:达到,抛出异常;没有达到,创建新连接
6.释放连接,连接池放回集合中
代理
如果对某个接口中的某个指定的方法的功能进行扩展,而不想实现接口里所有方法,可以使用(动态)代理模式!
Java中代理模式:静态/动态/Cglib代理(spring)
使用动态代理,可以监测接口中方法的执行!
如何对Connection对象,生成一个代理对象:
|–Proxy
static Object newProxyInstance(
ClassLoader loader, 当前使用的类加载器
Class[] interfaces, 目标对象(Connection)实现的接口类型
InvocationHandler h 事件处理器:当执行上面接口中的方法的时候,就会自动触发事件处理器代码,把当前执行的方法(method)作为参数传入。
)
详细代码
方式二:DBCP连接池
DBCP 是 Apache 软件基金组织下的开源连接池实现,使用DBCP数据源,应用程序应在系统中增加如下两个 jar 文件:
- Commons-dbcp.jar:连接池的实现
- Commons-pool.jar:连接池实现的依赖库
Tomcat 的连接池正是采用该连接池来实现的。该数据库连接池既可以与应用服务器整合使用,也可由应用程序独立使用。核心类:BasicDataSource
详细代码
配置文件db.properties
- url=jdbc:mysql:///jdbc_demo
driverClassName=com.mysql.jdbc.Driver
username=root
password=root
initialSize=3
maxActive=6
maxIdle=3000
方式三:C3P0连接池
C3P0连接池,最常用的连接池技术!Spring框架,默认支持C3P0连接池技术!
C3P0连接池的核心jar包
- c3p0-0.9.1.2.jar
核心类:CombopooledDataSource
实现步骤:
1. 下载,引入jar文件: c3p0-0.9.1.2.jar
2. 使用连接池,创建连接
a) 硬编码方式
b) 配置方式(xml)
具体代码
配置文件c3p0-config.xml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