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摩拜委身美团,一个梦也结束了。
在委身美团点评近10个月后,摩拜单车在某种程度上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1月23日上午,美团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慧文发布内部信,宣布摩拜已全面接入美团 App,摩拜单车将成为美团 LBS 平台单车事业部,由他本人兼任事业部总经理。
王慧文在内部信中表示,目前美团 App 和摩拜 App 均支持扫码骑车,未来摩拜单车品牌将更名为美团单车,美团 App 将成为其国内唯一入口。至于更名过渡期有多长,美团方面并未明确。
2018年4月底,刘禹被任命为摩拜总裁,一个月前出任摩拜 CEO。在摩拜员工看来,刘禹给人的感觉是“比较年轻有为,经常穿一条宽松的军绿色裤子和毛衫,很肥大的那种”。
实际上,在此之前,摩拜内部已经在进行人员优化和软件打通,摩拜的财务和人事已经向美团汇 。
最激动的时刻远去
平安夜这天,摩拜员工李晓松一大早收到领导发来的信息:到了来我办公室。李晓松预感不太好,磨蹭到九点半才从家里出门。他记得那天阳光明媚,但温度很低。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公司后,他发现以往站在公司门口的保安都进了办公区域。
李晓松在公司人员优化的名单上。接下来的流程很紧凑,在小会议室,领导面露难色:“公司最近有一些业务调整,一会有个会,你去参加一下。”去到大会议室,那里已经有十几名同事,人事部门给了大家两个选择:被裁,赔偿金N+1,以及转岗。李晓松选择了转岗,紧接着去了旁边的会议室面试。当天他被通知转岗成功,第二天搬工位。李晓松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下。
实际上,在李晓松被谈话的一周前,公司人员优化的讯 已经出现。“各个公司都在裁员,周一、周二所有小会议室都订满了,阿姨(摩拜员工对胡玮炜的称呼)还走了。”李晓松觉得,胡玮炜卸任是人员优化“最大的迹象”。周末凌晨看到胡玮炜发的全员邮件时,李晓松一晚上没睡好,“我手上没有特别重要的任务,如果裁员,可能有我”。
“被美团收购后,有些岗位不需要那么多人了,从5个缩减为3个,有些不重要的业务整个组没了。”上述国际研发部门员工说道。
在摩拜员工王一飞看来,胡玮炜完成了内部信中说的“阶段性使命”,把摩拜平稳地交接给了接任者 CEO 刘禹。
“被美团收购其实还好,不然收缩更大,裁员会提前,也会涉及更多人。”王一飞接受收购与人员优化的事实,对他来说,共享单车这场梦已经结束了,“感觉一觉醒来,公司全没了,自己拼了半天,变成别人的东西。胡玮炜在的时候还能稳定军心,现在阿姨也走了。”
大半年以来,一些同事陆续离职,王一飞虽然选择继续留下,但对他来说,最激动的时刻早已远去,现在只是一份工作而已。
梦想急刹车
王一飞在几家创业公司工作过,摩拜是他最喜欢的一家。2015年摩拜还未上线运营时,他就加入了。当时他只是对这家公司好奇,面试时夏一平描绘的蓝图打动了他:我们会服务几百万、上千万用户,而且你能改变一些人的生活。
摩拜的发展也把这张蓝图变成了现实。“经历了一家创业公司从零开始到爆发式增长,再到现在的平稳期,这三年多真是一言难尽。很多时候我在想,可能一生很难再遇到这样一家公司。”王一飞说。
对不少摩拜员工来说,最开心的一段时间或许是2016年4月摩拜正式上线到2017年上半年。2016年8月,摩拜进入北京,在北大校园里做宣传。“那可是 ofo 的老巢。”王一飞感到很兴奋,“(上线)不到半年,我们已经有几百万订单量,感觉特别爽。后来订单量每天几万、十几万地增长,公司也在大量造车。”
2017年春节过后是王一飞加班最狠的时候,经常到晚上12点,偶尔还要通宵。摩拜和 ofo 争着推出红包车、月卡、免费骑行,摩拜订单每天涨一两百万是常态,速度快到来不及给王一飞反应的时间。“大家都在憋着劲去做事,什么事都很着急,无法停下来思考,就这样被推着走。”
到了2017年下半年,媒体上出现摩拜每月亏损数亿的消息,这让员工感到“很难想象”。王一飞一直认为,这个项目盈利能力不是特别强,但至少能在微利的基础上去寻找其他盈利模式。如果亏损程度如媒体所写,摩拜还能继续得到资本的支持吗有些担心。
王一飞回忆摩拜面临的两次危机,都和钱相关。一次是在2015年9月,由于硬件开发投入巨大,李斌投资的几百万元用完了,管理团队不得不去借钱。在李斌接受《商业周刊》的一次采访中也提到,摩拜早期资金周转困难时,胡玮炜自己去借钱。之后愉悦资本的A轮投资进来后,资金问题才有所缓解。
第二次危机是退押风波。2017年年底,部分用户反映押金难退,大众无法接受摩拜官方回应的“与 络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产品设计有关”的理由,选择退押金的用户大量出现。王一飞回忆,那时正好是企业结账日,钱都在企业账户里,微信和支付宝账户里的钱很少,不够退押金。加上当时系统又出现了一个 Bug,用户被告知退款成功,但其实押金无法到账。当时公司只能紧急修复,一个个核查。
但对摩拜来说,资金紧张问题似乎一直没有彻底解决。2017年摩拜没有开年会,承诺的年终奖部分员工也没有发足。不过2018年4月,摩拜被美团收购的消息宣布时,王一飞还是不敢相信:“怎么就被收购了呢,还是业务不搭界的美团。”他感到遗憾。
李晓松的焦虑感更重。他进入公司不久,摩拜就被美团收购,紧接着王晓峰离开。他印象中的王晓峰经常穿着牛仔裤加T恤,牛仔裤里可能还塞瓶矿泉水,说话很有意思。在一次全员大会上,员工问公司被收购后如何发展,王晓峰说,“你们要问些尖锐的问题”。接着有人问:“你们三个什么时候走王晓峰、胡玮炜、夏一平笑笑,回答暂时不走。
胡玮炜离开后,李晓松的担忧又多了一层。“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他说,“大家都是跟着胡玮炜干起来的,美团不会太多地考虑员工,N+1 的赔偿只是按法律要求的来实行。有一些80后员工家里有小孩,压力还是挺大的。”
一位被裁员工对摩拜的处理方式感到不满,虽然有赔偿,但他感觉“处理方式很伤人”。忙着找工作的他没有具体说明“伤人”的原因。在摩拜员工离职群中,大家也在讨论要做好维权持久战的准备。
刘云在被裁后很平静:“共享单车越做越差,现在摩拜和 ofo 是双输的局面。我觉得走了挺好的,有同事羡慕我说想被裁,也不全是开玩笑。”
摩拜落幕
她举例称,过去摩拜在城市铺车时,和竞争对手比拼数量,原因之一是应对监管。如果对手投了20万辆车,摩拜只投了10万辆,当监管部门认为车辆太多要求每家撤掉50%时,对手还剩10万辆,摩拜只剩下5万辆,就会非常被动,所以需要打提前量。现在不会再出现这样的问题。
胡玮炜在2018年12月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过去7个月摩拜几乎没有投入新车,但订单在上涨。
在一次部门周会上,有员工问副总裁收购后是否会裁员,该副总裁说“暂时不会,王兴‘吃相’还挺好看的,没有立马对管理层大换血”。
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团对摩拜的整合处在静止状态。
美团收购摩拜时,一种普遍的观点是单车还不具有独立的商业价值,通过协同可以在美团的体系内形成闭环效应。美团点评上市时,公司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慧文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摩拜不是一个跟打车相关的业务,美团更看重摩拜与平台的整合,财务上没有把独立盈利作为摩拜短期最主要的目标。
“摩拜对美团的本地生活布局有重要意义,是重要的流量入口。”远望资本创始合伙人田鸿飞对本刊表示,摩拜与美团尚未协同可能是因为美团打车业务暂停,也没有给摩拜找到更好的领头羊。
从此次王慧文在内部信中释放的信息来看,美团对如何整合摩拜已经有了清晰的路径。而王慧文兼任事业部总经理,也可见美团对单车事业部的重视程度。
根据财 ,从2018年4月4日到6月30日,摩拜贡献了4.72亿的收入,不足以覆盖26天的折旧和运营成本。但在2018年三季度,由于摩拜和 约车业务均改善了运营效率,该部分的亏损净额相较二季度有所减少。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王一飞、李晓松、刘云均为化名)
【完】
CSDN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