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四年,关于我的测试旅程…

软件质量保障:专注测试圈,自动化测试、测试平台开发、测试新技术、大厂测试岗面经分享。

介绍下自己的测试历程吧,邮电高校通信小硕,毕业4年,去年成功转型测试开发,周末会总结测试心得。

1.平凡的大学生活

我大学期间属于并没有什么出众的,按部就班,老实办事的那种学生,我导师对我们那届的学生比较散养,只要完成导师给的任务,毕业是问题不大的,所以学术产出一般(学术产出拿到校二等奖学金),一个专利+一个EI+一个DSP会议。

研二尾声大概4-5月份开始准备校招工作,当时的自己因为编程能力并不出众,所以决定投对于编码能力要求不高的技术支持和软件测试相关岗位。暑假就开始在实验室复习计算机 络、数据结构、C语言、操作系统、通信等知识,准备迎接8月份开始校园招聘。而同实验室也有同学去 编程辅导班的,后面校招就去了大公司。

2.误打误撞从事测试岗位

校园招聘开始了,肯定优先考虑大厂呀,像华为、中兴、腾讯、百度、阿里等都投了简历(但是当时对bat并没有 希望,自己几斤几两清楚的很,所以只是贵在参与,但是对中兴华为还是挺有信心的,主要是专业对口,而且做的准备工作充足)。果不其然,阿里简历没过,腾讯百度笔试没过,至此bat全军覆没。当然我也并不意外。接下来是华为面试,投的是技术支持岗,依稀第一轮面试问了很多通信专业知识,这个回答的没啥大问题,但是也没有亮点。本以为能进入二轮面试,可惜没给机会。说实话当时面试结束后挺失落了。毕竟准备了这么久,没想到二轮都没有进。接下来中兴测试岗位面试类似,进了二轮,但是三轮没过,所以当时大家追逐的“大厂”都与我无缘。所以也开始准备各种“小众厂”。毕竟面试多了,经验也充足了,下定决心只投软件测试。最终拿到了杭州的一家金融科技软件公司和成都的一家通信芯片公司软件测试岗位。待遇上杭州offer比成都的好,也是自己喜欢的互联 行业,加上杭州当时有高学历人才补贴,所以就去了杭州。

 

3.初入职场

毕业来到公司,被分到公司的创新业务部门,测试小组6个人,就我一个新人。刚开始工作内容web测试,也就是对着页面点点点,学习Jmeter写各种测试用例(提升测试覆盖率,为了完成组内kpi要求 )。带我的是一个工作几年的同事,至今还记得参与第一个项目时候,测出一个bug时候还有点小兴奋。

 

2.我在阿里的工作内容

我在阿里所在的团队是承担业务测试的团队,研发/测试比大约在4:1。测试团队每个成员单独负责一块业务测试还兼做专项,例如提效工具/机器人、巡检、测试覆盖率的课题等。

  • 业务测试就是功能测试,不外乎点点点。当然基于技术架构不同,阿里更侧重测试左移和右移。左移如参与code review、异常测试等;右移如重视线上监控、应急这些。(安全、性能测试这些都有专门的团队做,你只需提工单即可)

  • 接口测试用例开发,一般是在提测前开始,利用团队的接口测试框架开发接口测试用例,除了增量测试用例,还要维护存量测试用例。

  • 写文档,其实这块和功能测试范畴有重合,我为什么要单独拎出来呢因为我入职来文档统计数据显示我每天至少一篇文档的产出,而我竟然毫无察觉

  • 对外提供支持。对兄弟域联调&提供造数等工具支持

  • 协调&沟通。不得不说在阿里做项目的沟通成本是比较高的,因为你的兄弟域可能分布在”五湖四海”,甚至是国外。如果你是主测,那么你就要负责全链路质量保障的责任,协调&沟通各域的测试同学的测试进度、项目风险;上线时候要紧盯线上监控和 警等问题。

3.重复造轮子问题

也许你会问,都在做专项、做测试平台不是在重复造轮子/p>

首先告诉你结论,确实是在重复造轮子,而且我认为是必然的。

我入职至今,已经接触(使用)多达3个接口自动化测试框架,这么多框架的由来也是有原因的,例如旧框架升级成本高,导致老业务的自动化测试用例没有完全迁移到新测试框架,进而维护多套测试框架;还有就是我们经常涉及到跨域测试(补位),而不同域有自己的一套测试框架,所以你也要掌握。但是我对重复造轮子的态度是中立的,并不反对,我们应该从多方面看待这个事情。

  1. 从阿里自身业务架构看,阿里的产品业务复杂度高,技术实现架构是微服务,不同业务模块(也称为域,例如资金、金融、支付等)是不同的测试团队负责,各域间既是合作又是独立的关系

    1. 从全链路角度看,各域是相互合作的,缺一不可,任何一个域出现问题最终都会影响到用户体验。

    2. 从团队角度看,各域又是相互独立的,这是因为各域的老板(一般是8)是不同的,而不同老板对团队的管理策略可能是不同的;其次团队间也有一定的“竞争”关系(哈哈,这也可能是大家常常挂在嘴边的“内卷”吧)。

    3. 各域间的质量要求可能不尽相同。例如资金域,对资损是0容忍的。因此各域间对业务质量保障采取的测试策略和方法可能略有不同。

  1. 当然从侧面说明阿里的质量基建建设已经比较完善了,在国内已经是top级别了,毕竟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

  2. 从测试(特别是小P)自身看,我认为技术产出相对业务产出来说,显得更重要。因为做好业务测试是基本工作,话说人无我有,技术产出对于衡量团队成员间绩效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不可否认一部分轮子确实生而为绩效)。

  3. 客观来看,正像国家提出的“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的口 一样,提供一种竞争氛围也未尝不可,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也正是众多轮子的存在,才衬托出最终“赢家”的可贵。

当然了,重复造轮子的缺点就是人力资源的浪费,对于公司来说是一种用人成本损失,我相信国内的大厂都会有类似的问题。

9.测试工程师如何转型测开

 

1摆好心态&开放眼界

      我始终认为 掌握技术最重要,title不重要。测试工程师和测开只是title不同,工作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边际,这个完全取决你对测试的看法!有可能一些公司的测试工程师做的是某些公司测开的干的活,而一些公司的测开可能做的是某些公司测试工程师的活。就像我在字节时候,title是测试工程师,工作内容是业务测试+接口测试平台开发7/3分。而在阿里则也是差不多(甚至阿里的业务还更重些)。对于我来说两家公司的工作内容是没什么区别的,只是title不一样而已。

      对于想转测开的测试工程师建议:调整心态,不要以“测开”唯是,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才是重点,要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多接触一些知识,拓展自己的眼界,在业务测试过程养成“偷懒”的习惯,多思考自动化手段减少手工测试工作。

 

2夯实&运用技术

 

1.编程能力要过关

至少精通一门语言。而且使用该语言开发过工具或平台最佳。一是测开通常要手写代码,这个是门槛。二是有开发经验能侧面证明你对开发语言的熟练程度。

至少掌握一个开发框架。例如spring boot、flask、Django、VueJS等。

 

2.基础算法要熟悉,学习的同时建议结合LeetCode练习。

1 快速排序算法

2 堆排序算法

3 归并排序

4 二分查找算法

5 BFPRT(线性查找算法)

6 DFS(深度优先搜索)

7 BFS(广度优先搜索)

8 Dijkstra算法

9 动态规划算法

10 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

 

3.有所专长(亮点)

前文说到过的一个道理,人无我有。在大家都掌握相同“技能”的前提下,你能做的更深入或者有别具一格的idea,则这就是你的亮点。例如擅长性能测试、擅长效率工具开发、擅长平台搭建等。当然这个因人而异,视各人兴趣点而定。

 

4.多利用技术手段解决业务问题

我认为这个是最重要的。纵然你掌握上述能力后,但是缺乏运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仍然是纸上谈兵。正如第2节所说的,测试开发岗位职责都要求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而我在面试中问到的最多的问题就是 为什么做这个东西这做的东西解决了什么问题面我会附上面试经验分享,里面包含所有面试题目。而如何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步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这就要求工作中大家保持怀疑心态。

 

3 “创新”意识

 

不可否认创新是属于少数人的专利。但是并非大多人不能创新。我们可以二次“创新”,可以将前人作出的成果二次创新运用到我们的业务中并解决一定的问题,我觉得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就足够了。

如何保持开放心态,建议大家多参加测试沙龙和论坛,业界比较专业的测试论坛 如:每年两届的MTSC大会,议题质量是相当高的,基本都是BAT议题占了半壁江山,可以说BAT的议题成果就是国内测试界的发展标杆和方向(虽然BAT的议题可能是别人玩剩下的)。

10.我的阿里测开面试题分享

技术题

  1. 了解多线程吗解Python的GIL锁吗/p>

  2. 说一下进程和线程

  1. 进程间通信的方式有哪些/p>

  2. 说一下什么是乐观锁和悲观锁/p>

  1. AOP

  2. 什么是IOC/p>

  1. list和map相关

  2. 解释一下工厂模式/p>

  1. 内存泄漏

  2. 会做性能测试吗量测试/稳定性测试/p>

  1. Python2和3的区别/p>

  2. DNS解释一下/p>

  1. 用户名、密码、验证码哪个校验顺序/p>

  2. Linux根据进程查端口/端口查进程

  1. 常用的Linux指令/p>

  2. 排序算法

围绕工具开发

  1. 工具是如何开发的/p>

  2. 为什么要开发这个工具/p>

  1. 公司内部没有类似平台吗/p>

  2. 效能工具包含哪些几个例子/p>

  1. 介绍一下自研的接口自动化框架/p>

    1. 有哪些模块组成/p>

    2. 相比其他框架有哪些优势点有哪些/p>

    3. 介绍一下框架的代码生成模块是怎样实现的/p>

    4. 使用你的框架测一个接口需要做哪些步骤/p>

    5. 接口的断言怎么做/p>

    6. 接口测试带来的收益/p>

    7. testng和junit优缺点

  1. 造数据工具,如何开发、提效多少。

大数据测试

  1. 怎么测试数据的准确性/p>

算法测试

  1. 算法测试做哪些工作/p>

  2. 如何进行算法评测/p>

  3. 不同的算法类型,评测标准是不同的

  4. 介绍一个最近的算法测试案例/p>

  1. 如何选择测试集试集的特征如何选择/p>

  2. 说一些填空题小空识别算法的badcase/p>

  1. 如何保障算法质量/p>

 

编程题

  1. 词频统计

  2. 线程交替打印奇偶数

  1. 最长回文子串

项目经历

  1. 介绍一下负责的项目/p>

  2. 针对老系统(僵尸代码)如何保证质量/p>

  1. 做过的项目遇到的最大风险点/p>

  2. 怎么保障项目的质量/p>

  1. 如何处理紧急需求/p>

  2. 项目的迭代方式/p>

  3. 说一下最近项目推动成功的案例/p>

  4. 说一下自己人力分配/p>

持续集成

  1. 了解CI吗释一下CI

  2. 如何衡量测试用例质量/p>

  3. 说说你对测试的理解者说质量的理解/p>

团队管理

  1. 团队管理上有没有什么难点/p>

  2. 你期望一个怎样的测试团队/p>

  1. 团队的测试开发比是怎样的/p>

  2. 如何衡量全职/外包比例/p>

  3. 外包的忠诚度如何保障/p>

  4. 你能为团队带来什么/p>

HR问题

  1. 为什么跳槽/p>

  2. 为什么选择阿里/p>

  3. 前几家公司收获

  4. 有什么问题要问的/p>

  5. 工作中最大的挑战(最大挫折),如何克服的/p>

  6. 最大的优点和缺点自说一个/p>

  7. 未来的职业3-5年发展规划/p>

 

附:测试小白到高阶测试技术栈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2年9月7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7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