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软件件开发工具宏观

    最近越来越喜欢画导图了,就连说梦话都说:“你得先把握宏观,再看别的。”临近自考,将软件开发工具这本书的知识点再次串一遍。


【自考】软件件开发工具宏观


    整个宏观是从软件开发工具的概念出发的。 高级语言的基础上,为了帮助人们进行软件开发工作,适用于整个软件开发过程的一款软件 一、它的基础是:第三代语言——高级语言

    基础是高级语言,那什么是高级语言呢就涉及到语言的发展。

    1、最初是没有语言的,然们通过控制台上的扳键将纸带上的由0和1组成的字符串传输到机器。就是我们常说的裸机,这个时候人们的关注点还在于制造出用于运算的运算器,控制器等。

    3、机器指令全部是有0,1组成,二进制指令晦涩难懂,于是人们开始尝试将一些字符串组合成单词来帮助理解,例如Add,Mov,这就是我们的助记符,从而出现了汇编语言。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改进计算机的一个方向:建立“专门”的工具。仅仅是方向而已。
  在此阶段,工具这个概念产生,有了软件开发工具这一说。
    5、软件开发工具的发展史:
   (1)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们想要用软件来帮助开发。此阶段用的是通用软件。     通用软件的三个弱点:     通用而非专用,所以,不能完成所要求的所有工作,有限制。     形似而非神似,不能反映出真实的意义;     一致性难以统一;

   (2)20世纪80年代,专用软件阶段,例如专门用于代码的生成工具,文档编写工具。虽然解决了通用语言的前两个弱点,但未解决一致性的问题。
   (3)集成化工具发展阶段:为了解决一致性的问题,人们开发了统一的支撑环境,例如,1989年IBM开发的AD/Cycle理论开发框架。
   (4)21世纪,互联 的出现以及兴起,促使软件工具走向 络化以及开源化。
   (5)在高级语言中,人们要完成什么工作,就要编写出有顺序的程序来告诉机器如何执行。如果这件事的顺序变了,那就又得重新写一个程序了。为了摆脱这种困难,高级语言逐渐发展出了非过程化语言。在非过程化语言中,人们无需将过程告诉给机器,只需要告诉机器我要干什么就可以了。机器可以自己去安排顺序执行。

二、它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开发软件

   软件开发工作又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呢/span>
   1、机器语言开发:直接编写机器指令。
   2、汇编语言开发:由汇编指令转换成机器指令。
   3、高级语言开发:高级语言由编译系统转换为机器指令。
   4、20世纪90年代,大量只用软件开发工具的阶段,出现了软件开发人员,有了需求,设计,等阶段。
   5、21世纪,出现了软件架构师。由架构师设计系统的架构,程序员进行算法设计以及代码编写。

三、它的应用范围是:整个软件开发过程——生命周期

          1、4个功能要求:  2、4个性能要求:

四、它的本质是:软件

五、开发工具的分类


   总结:

    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回忆了一下第一章讲的内容,其实这张导图完全涵盖了书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这次是只看着导图写的博客,有些地方还是要看书回顾的,这说明有些地方的联系还是比较弱的,这个图还是要改进的。

    貌似做了数据结构的导图以后,再分析其他科目的时候喜欢从概念下手,从现实世界的问题下手,这也相当于是做导图的模板思路吧,但是这样又有点局限,在一些地方不适合难免会牵强,应该多整几个模板来做导图。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5年9月8日
下一篇 2015年9月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