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基础知识解析

一、WiFi相关基础概念

1、什么是wifi 

      我们看一下百度百科是如何定义的:

      Wi-Fi是一种可以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pad、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事实上它是一个高频无线电信 。[1]  无线保真是一个无线 络通信技术的品牌,由Wi-Fi联盟所持有。目的是改善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 路产品之间的互通性。有人把使用IEEE 802.11系列协议的局域 就称为无线保真。甚至把无线保真等同于无线 际 路(Wi-Fi是WLAN的重要组成部分)。

      wifi 英文全称是WIreless-FIdelity,翻译成中文就是无线保真,英文简称WiFi。

2、什么是wlan

      无线局域 络英文全名: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简写为: WLAN。它是相当便利的数据传输系统,它利用射频(Radio Frequency; RF)的技术,使用电磁波,取代旧式碍手碍脚的双绞铜线(Coaxial)所构成的局域 络,在空中进行通信连接;该技术的出现绝不是用来取代有线局域 络,而是用来弥补有线局域 络之不足,以达到 络延伸之目的,使得无线局域 络能利用简单的存取架构让用户透过它,实现无 线、无距离限制的通畅 络。

      其实很多时候,人们将二者混用,其实wifi是实现wlan的一种技术、wifi是实现wlan的一种技术、wifi是实现wlan的一种技术(蓝牙、wimax等);

3、无线 VS有线

       无线 络相比有线 络,还是有许多的缺点的:

* 通信双方因为是通过无线进行通信,所以通信之前需要建立连接;而有线 络就直接用线缆连接,不用这个过程了。

* 通信双方通信方式是半双工的通信方式;而有线 络可以是全双工。

* 通信时在 络层以下出错的概率非常高,所以帧的重传概率很大,需要在 络层之下的协议添加重传的机制(不能只依赖上面TCP/IP的延时等待重传等开销来保证);而有线 络出错概率非常小,无需在 络层有如此复杂的机制。

* 数据是在无线环境下进行的,所以抓包非常容易,存在安全隐患。

* 因为收发无线信 ,所以功耗较大,对电池来说是一个考验。

* 相对有线 络吞吐量低,这一点正在逐步改善,802.11n协议可以达到600Mbps的吞吐量。

二、IEEE 802.11协议

           IEEE802协议有点大,下面只介绍其中一些概念:

          Ethenet和Wifi采用的协议都属于IEEE 802协议集。其中,Ethenet以802.3协议做为其 络层以下的协议;而Wifi以802.11做为其 络层以下的协议。无论是有线 络,还是无线 络,其 络层以上的部分,基本一样。

1、802.11简介

         IEEE802家族是由一系列局域 络(Local Area Network,LAN)技术规格所组成,802.11属于其中一员。虽然WI-FI使用了802.11的媒体访问控制层(MAC)和物理层(PHY),但是两者并不完全一致。

IEEE802.11协议族成员如下:

a — 工作站(Station)

       具有无线 络接入功能的电子设备(笔记本,手持设备等).

b — 基站(Access Point)

      802.11 络所使用的帧必须经过转换才能被传到其它不同类型的 络,具有无线至有线桥接功能的设备称为基站(Access Point,AP).此外基站还有其它功能.

c — 无线介质(Wireless Medium)

      802.11标准以无线介质(Wireless medium)在工作站之间传递帧.其所定义的物理层不只一种.

d — 传输系统(Distribution System)

      传输系统是基站间转送帧的骨干 络,通常就称为骨干 络(backbone network)当几部基站串连以覆盖较大区域时,彼此之间必须相互通信,才能够掌握移动式工作站的
行踪。而传输系统(distribution system )属于802.11的逻辑元件,负责将帧(frame)转送至目的地。大多数商用产品,是以桥接引擎(bridging engine)和传输系统介质(distribution system medium)共同组成传输系统.

4、802.11 工作方式     

      802.11定义了两种类型的设备,一种是无线站,通常是通过一台PC机器加上一块无线 络接口卡构成的,另一个称为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 AP),它的作用是提供无线和有线 络之间的桥接。一个无线接入点通常由一个无线输出口和一个有线的 络接口(802.3接口)构成,桥接软件符合802.1d桥接协议。接入点就像是无线 络的一个无线基站,将多个无线的接入站聚合到有线的 络上。无线的终端可以是802.11PCMCIA卡、PCI接口、ISA接口的,或者是在非计算机终端上的嵌入式设备(例如802.11手机)。

1)IEEE 802.11b/g标准工作在2.4G频段,频率范围为2.400—2.4835GHz,共83.5M带宽
2)划分为14个子信道
3)每个子信道宽度为22MHz
4)相邻信道的中心频点间隔5MHz 
5)相邻的多个信道存在频率重叠(如1信道与2、3、4、5信道有频率重叠)
6)整个频段内只有3个(1、6、11)互不干扰信道

2、SSID和BSSID

1)基本服务集(BSS)

     基本服务集是802.11 LAN的基本组成模块。能互相进行无线通信的STA可以组成一个BSS(Basic Service Set) 。如果一个站移出BSS的覆盖范围,它将不能再与BSS的其它成员通信。

2)扩展服务集(ESS)

      多个BSS可以构成一个扩展 络,称为扩展服务集(ESS) 络,一个ESS 络内部的STA可以互相通信,是采用相同的SSID的多个BSS形成的更大规模的虚拟BSS。连接BSS的组件称为分布式系统(Distribution System,DS)。

3)SSID

      服务集的标识,在同一SS内的所有STA和AP必须具有相同的SSID,否则无法进行通信

      SSID是一个ESS的 络标识(如:TP_Link_1201),BSSID是一个BSS的标识,BSSID实际上就是AP的MAC地址,用来标识AP管理的BSS,在同一个AP内BSSID和SSID一一映射。在一个ESS内SSID是相同的,但对于ESS内的每个AP与之对应的BSSID是不相同的。如果一个AP可以同时支持多个SSID的话,则AP会分配不同的BSSID来对应这些SSID。

      BSSID(MAC)SSID

4、WiFi – 组成结构

      一般架设无线 络的基本配备就是无线 卡及一台AP,如此便能以无线的模式,配合既有的有线架构来分享 络资源,架设费用和复杂程度远远低于传统的有线 络。如果只是几台电脑的对等 ,也可不要AP,只需要每台电脑配备无线 卡。AP为Access Point简称,一般翻译为“无线访问接入点”,或“桥接器”。它主要在媒体存取控制层MAC中扮演无线工作站及有线局域 络的桥梁。有了AP,就像一般有线 络的Hub一般,无线工作站可以快速且轻易地与 络相连。特别是对于宽带的使用,无线保真更显优势,有线宽带 络(ADSL、小区LAN等)到户后,连接到一个AP,然后在电脑中安装一块无线 卡即可。普通的家庭有一个AP已经足够,甚至用户的邻里得到授权后,则无需增加端口,也能以共享的方式上 。

致谢

1、wifi基础知识解析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18年3月9日
下一篇 2018年3月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