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h速成软件工程

#开始写的时候就已经没有150h了
这书怎么这么厚


C h a p t e r   1 Chapter 1 Chapter 1
1.软件的组成
软件=知识+程序+数据+文档

2.生存周期
软件从概念形成、进化、运行到退役的全过程。
需求->设计->编码调试->软件测试->运行维护->退役

3.软件工程定义
将系统的、规范的、可量化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的过程和上述方法的研究

4.软件过程模型

  1. 瀑布模型:
    也称生存周期模型。可以分解为可行性研究、软件需求、设计、编码与调试、测试、运行与维护、退役几个阶段。
    优点
    适应单主机计算模式下的软件开发过程
    缺点
    规模不能太大 需求要明确 上层缺陷会误导下层的开发

  2. 增量过程模型:
    开发人员与用户协商将需求分解,划分为一系列增量,并为增量排序,急需的增量摆在前面先开发,不急需的放在后面。
    优点
    a.软件开发过程中,按照增量持续不断地发布软件新版本,可及时获得客户的反馈,用于调整后续的软件开发策略
    b.由于软件需求是确定的,可先对软件体系结构进行设计,增量开发过程能保持良好的软件体系结构
    缺点
    a.增量规模不能大
    b.将客户需求分解成增量序列必须对系统需求十分了解
    c.处理实现增量比较困难

  3. 原型建造模型:
    根据客户要求快速开发一个原型,征求意见的过程中进一步修改完善

  4. 螺旋模型:
    是迭代模型。
    每个回路由四个阶段组成:确定目标 风险分析 开发和验证 制定规划
    优点
    可以边学习、边建模、边开发、边使用、边改进
    缺点
    由于需求的不确定性,开发初期无法进行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多次迭代会导致软件体系结构变坏,为软件理解和维护带来困难

C h a p t e r   2 Chapter 2 Chapter 2
1.UML5类图形机制:

  1. 用例视图:
    包括用例图。从外部用户的角度描述系统功能,并指出系统参与者

  2. 结构视图:
    包括包图、类图和对象图。从不同层面表示系统的静态结构

  3. 行为视图:
    包括交互图、状态图和活动图。从不同侧面刻画系统的动态行为

  4. 构件视图:
    包括构件图。描述系统各组成构件、构件的内部结构以及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

  5. 部署视图:
    包括部署图、它描述软件系统中的各类工件在物理运行环境中的分布情况

2.RUP的五个阶段:
初始、细化、构造、移交、生产

C h a p t e r   3   i s   s k i p p e d Chapter 3 is skipped Chapter 3 is skipped

C h a p t e r   4 Chapter 4 Chapter 4
1.用例图:
用例间的三个关系:

  1. 包含:如果B是A的子功能,且清楚A对应的动作序列何时调动B 则A包含B
  2. 扩展:A与B相似,但A的功能较B多,A的动作序列是通过B的动作序列中的某些执行点上插入附加动作序列而构成的 则A扩展B
  3. 2.通信图

    4.分析类

    • 边界类:包括界面控制、外界接口和环境隔离。往往附加>作为标识
    • 控制类:控制类作为完成用例任务的责任承担者,负责协调、控制其他类共同完成用例规定的功能或行为。标识>
    • 实体类:负责保存目标软件系统中具有持久意义的信息项并向其他类提供信息访问的操作,例如日志、异常事件等。标识>

    5.分析类图

    1. 等价分类法
    2. 边界值分析法
    3. 对比测试法

    *设计测试用例

    4.单元测试过程:
    测试用例的设计应当与复审工作相结合,根据设计信息选取测试数据,将增大发现上述各类缺陷的可能性。在确定测试用例的同时,应给出对应的期望结果。
    驱动模块在大多数场合称为“主程序”,它接收测试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递到被测试模块,被测试模块被调用后,“主程序”打印相关结果。桩模块用于替代那些真正附属于被测模块的模块,桩模块的界面与其对应的真实模块完全一致,但内部只做少量数据处理,主要任务是打印“进入——退出”的消息。
    5.集成测试:
    自顶向下、自底向上

    C h a p t e r   13 Chapter 13 Chapter 13
    1.软件维护的分类:

    1. 纠错性维护
    2. 适应性维护
    3. 完善性维护
    4. 预防性维护

    2.维护的过程:

    150h速成软件工程

    C h a p t e r   14 Chapter 14 Chapter 14
    1.持续集成概念:开发者尽早将自己的阶段性新成果集成至目标软件产品的某个版本,以便尽早暴漏项目中存在的缺陷。
    2.持续集成的过程:

    1. 构件
    2. 单元测试
    3. 集成测试
    4. 代码质量分析
    5. 产品发布
    6. 部署

    可以将其编排为一种线性或准线性(允许跳过某些步骤)的管道

    C h a p t e r   15 Chapter 15 Chapter 15
    1.软件规模度量方法:

    1. 代码行度量
    2. 功能点的度量
    3. 对象点度量
    4. 软件复用的度量 *复用:重复使用

    C h a p t e r   16 Chapter 16 Chapter 16
    1.软件项目管理的原则 10条
    2.工程制品集的组成:

    1. 需求集
    2. 设计集
    3. 实现集
    4. 实施集

    3.基线技术:

    • 引入原因:为了有效控制变更
    • 基线标志开发过程的各个里程碑,通过复审的软件配置项是构成基线的主要内容,它标志开发过程中一个阶段的结束

    150h真的能速成吗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图片源自用户投稿,如本站任何资料有侵权请您尽早请联系jinwei@zod.com.cn进行处理,非常感谢!

上一篇 2021年11月28日
下一篇 2021年11月28日

相关推荐